STORE
Home
Discovery Queue
Wishlist
Points Shop
News
Stats
COMMUNITY
Home
Discussions
Workshop
Market
Broadcasts
About
SUPPORT
Install Steam
login
|
language
简体中文 (Simplified Chinese)
繁體中文 (Traditional Chinese)
日本語 (Japanese)
한국어 (Korean)
ไทย (Thai)
Български (Bulgarian)
Čeština (Czech)
Dansk (Danish)
Deutsch (German)
Español - España (Spanish - Spain)
Español - Latinoamérica (Spanish - Latin America)
Ελληνικά (Greek)
Français (French)
Italiano (Italian)
Bahasa Indonesia (Indonesian)
Magyar (Hungarian)
Nederlands (Dutch)
Norsk (Norwegian)
Polski (Polish)
Português (Portuguese - Portugal)
Português - Brasil (Portuguese - Brazil)
Română (Romanian)
Русский (Russian)
Suomi (Finnish)
Svenska (Swedish)
Türkçe (Turkish)
Tiếng Việt (Vietnamese)
Українська (Ukrainian)
Report a translation problem
Store Page
Resident Evil 4
All
Discussions
Screenshots
Artwork
Broadcasts
Videos
News
Guides
Reviews
All
Discussions
Screenshots
Artwork
Broadcasts
Videos
News
Guides
Reviews
Resident Evil 4
Store Page
Resident Evil 4
> Guides
> 西瓜天尊™'s Guides
This item has been removed from the community because it violates Steam Community & Content Guidelines. It is only visible to you. If you believe your item has been removed by mistake, please contact Steam Support.
This item is incompatible with Resident Evil 4. Please see the instructions page for reasons why this item might not work within Resident Evil 4.
Not enough ratings
【购买与收藏】丧尸&怪物题材游戏汇总典籍
By 西瓜天尊™
本人特别喜欢丧尸&怪物题材的游戏和电影,是一名丧尸怪物狂热爱好者。距今已有24年的丧尸//怪物游戏遊玩经历,在此收录汇总我玩过的该类型题材的IP。(这里不区分东亚僵尸和欧美丧尸的区别,统称Zombie)分享给同好们。本指南只收录有战斗系统的作品。(有机会的话我会再做一篇没有战斗系统的汇总)耗时3星期,每天大概4小时,共计近100小时汇总完毕。
1
Award
Favorite
Favorited
Unfavorite
Share
This item has been added to your Favorites.
Created by
西瓜天尊™
In-GameAliens: Colonial Marines
Category: Achievements, Characters, Classes, Co-op, Crafting, Game Modes, Gameplay Basics, Loot, Maps or Levels, Modding or Configuration, Multiplayer, Secrets, Story or Lore, Trading, Walkthroughs, Weapons, WorkshopLanguages: Traditional Chinese
Posted
Updated
9 Nov @ 7:44am
11 Nov @ 5:46am
33
Unique Visitors
6
Current Favorites
Guide Index
Overview
盘点说明
1985、星际迷航(Star Trek)
1987、魂斗罗(Contra)
1988、腐屍之屋/鬼屋( Splatterhouse)
1990、异形(Aliens)
1992、鬼屋魔影(Alone in the Dark)
1993、毁灭战士(DOOM)
1994、网络奇兵(System Shock)
1996、死亡之屋(The House of the Dead)
1996、生化危机/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Biohazard)
1997、異塵餘生/辐射(Fallout)
1997、影子武士/影武者(Shadow Warrior)
1998、寄生前夜/異魔(PARASITE EVE)
1998、半条命/戰慄時空(Half-Life)
1999、寂静岭/沉默之丘(Silent Hill)
2000、异形大战铁血战士(Aliens versus Predator )
2001、英雄萨姆/重裝武力(Serious Sam)
2002、突变怪物/怪形(The Thing)
2003、孤胆枪手/异形枪手(Alien Shooter)
2003、血腥大地(Crimsonland)
2003、死魂曲/屍人(Forbidden Siren)
2004、斩妖除魔/恐惧殺手(Painkiller)
2004、恶夜杀机/暗夜殺機(Obscure)
2005、极度深寒 (Cold Fear)
2005、星河战队/星船傘兵(Starship Troopers)
2005、活死人之地 (Land of the Dead)
2005、极度恐慌(F.E.A.R)
2006、丧尸围城/死亡復甦(Dead Rising)
2007、潜行者/浩劫殺陣(S.T.A.L.K.E.R.)
2007、丧尸枪手(Zombie Shooter)
2007、失落星球(Lost Planet)
2008、雪域危机(Cryostasis)
2008、死亡边境(Dead Frontier)
2008、求生之路/生存之旅(Left 4 Dead )
2008、死亡空间/絕命異次元(Dead Space)
2009、杀戮空间/殺戮間(Killing Floor)
2009、虐杀原形/原形兵器(Prototype)
2010、地铁(Metro)
2010、艾伦韦克/心靈殺手(Alan Wake)
2011、死亡岛(Dead Island)
2011、地狱已满(No More Room in Hell)
2012、行尸走肉/屍行者(The Walking Dead)
2012、僵尸U/喪屍U(ZombiU)
2013、纳粹僵尸部队 (Zombie Army)
2013、腐烂国度/腐朽之都(State Of Decay)
2013、七日殺(7 Days to Die)
2013、森林(The Forest)
2013、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
2013、勇穿死人谷(Into the Dead)
2013、生存指南(How to Survive)
2013、传染病(Contagion)
2014、恶灵附身/邪靈入侵(The Evil Within)
2014、阴暗森林(Darkwood)
2015、消逝的光芒/泯滅之光(Dying Light)
2016、黎明杀机(Dead by Daylight)
2016、尸变纪元(Dead Age)
2017、掠食(PREY)
2018、猎杀对决(Hunt: Showdown)
2019、僵尸世界大战(World War Z)
2019、沉没之城(The Sinking City)
2019、往日不再(Days Gone)
2019、亿万僵尸(They Are Billions)
2021、喋血复仇(Back 4 Blood)
2022、幽灵线:东京(Ghostwire: Tokyo)
2022、圣歌(The Chant)
2022、木卫四协议(The Callisto Protocol)
2025、时间旅者(Cronos: The New Dawn)
Comments
盘点说明
1,本帖主要收录电玩史上的商业游戏,理论上不去刻意收录独立游戏;偶尔收录一些影响力很大或者玩法独特的独立游戏。2,本指南是盘点有战斗系统的 丧尸/怪物/变异生物等题材的游戏,并非是专门的玄幻恐怖游戏盘点贴!没有战斗系统(不能打怪)的游戏不收录在内!如《逃生》《层层恐惧》《返校》等;3,排序按照初代发行的时间,或该游戏初版发布时间。共收录个游戏系列IP。其中一些IP没有登录Steam,就不放购买链接了。4,Steam可以买的到的游戏在介绍最后会标注,搜索开头的英文名即可。我还会贴1~2款该IP中较为出名的作品的Steam商店链接,方便玩家购买与搜索。5、某些影视IP改编的游戏作品,会有很多制作组和发行商制作,我按照第一部能打怪的改变作品编排,在该IP下会提及其他作品,用下划线加强区分。6,因题材和玩法差异都比较大,所以本指南不收录魔幻题材作品。(如猎魔人、黑暗之魂、黑神话悟空、只狼、暗黑血统、鬼泣、战神等等)7、【科幻惊悚】、【玄幻恐怖】指的是游戏题材,和玩法完全无关;【生存恐怖】指的是游戏玩法,和题材关系不大。所谓的“生存恐怖”指的是拥有战斗系统且有资源管理与解密的游戏,其可以是科幻惊悚题材也可以是玄幻恐怖题材。我们常说的“恐怖游戏”广义上指的是心理恐怖(玄幻恐怖)题材的游戏+生存恐怖玩法的游戏,而狭义上特指心理恐怖游戏(玄幻恐怖游戏)。8、某些IP中存在绝版游戏,请于以下指南内查询绝版游戏购买方法。https://steamcommunity.com/sharedfiles/filedetails/?id=1831429606https://steamcommunity.com/sharedfiles/filedetails/?id=3204331195 怪物题材的游戏大致分为3类: (丧尸怪物≠恐怖游戏) 一、科幻型: 欧美丧尸、变异生物、外星怪物、异形等,是具有科幻色彩的丧尸怪物游戏,具体游戏作品有《孤胆枪手》《生化危机》《死亡之屋》《极度深寒》《行尸走肉》《死亡岛》《活死人之地》《丧尸围城》《求生之路》《死亡空间》《杀戮空间》《地铁》《腐烂国度》《消逝的光芒》等等;二、玄幻型: 对比科幻,用“科学”无法解释,通常被认为“不存在”的东西,比如神鬼灵魂之类的,但怪物们是由游戏官方设计出来而并非民间传说中常见的固有形态,而且玄幻型游戏的故事背景不一定是玄幻游戏,但游戏内的表现手法和科幻型游戏却大相径庭(如恶灵附身),这类游戏具有玄幻色彩的丧尸怪物类游戏:具体游戏作品有《腐尸之屋》《寂静岭》《零》《心灵杀手》《极度恐慌》《恶灵附身》等等; 三、魔幻型: 对比玄幻题材,是有着地域性公认的世界观,有诸多历史传说的题材,在民间广为流传,比如中日僵尸、道士、驱鬼大师、神话故事等,西方的吸血鬼、猎魔人、魔法、巫术、教会等,有魔幻色彩的含丧尸怪物游戏,具体游戏作品有《暗黑破坏神》《鬼泣》《恶魔城》《仙剑奇侠传》《上古卷轴》《古剑奇谭》《吸血鬼》《巫师》《黑暗之魂》《暗黑血统》等等,这类游戏对比玄幻型游戏也有很大区别。通过这20多年的体验和玩家交流,不难发现日厂的丧尸怪物游戏的怪物造型设计的特别好,扭曲度、“恶心度”高,怪物种类多,且很多丧尸爱好者们都有一种感觉:怪物做的越丑,就越想打,越想玩,怪物种类越多,游戏体验越好。在这一点上,欧美厂商就逊色不少,欧美厂商的丧尸怪物造型很单一且种类匮乏,基本就是“人型”怪物,丧尸怪物基本就是人脸上抹血,衣服破几个洞而已,基本没有高阶感染体。但从制作技术和耐玩度上来讲,欧美厂商总体要比日厂高,日厂游戏偏于”粉丝向“,欧美游戏更加”大众化“。
1985、星际迷航(Star Trek)
《星际迷航》系列游戏是在著名科幻电视剧及电影系列《星际迷航》基础上开发出来,自1985年MAC机上的第一款游戏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星际迷航OL》,系列众多,类型广泛,是目前科幻、玄幻型打怪游戏中最早的一个。(其影视系列始于1966年)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星际迷航”在美国是一个相当火热的IP,截止到2019年末,共计发布了6部电视剧、1部动画片、13部电影。该系列最初由编剧吉恩·罗登贝瑞(Gene Roddenberry)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经过近50年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科幻影视系列之一。在1998年,Viacom公司同意让Activision公司制作与星舰相关的游戏。在这个协议之下发行了许多游戏。和《行尸走肉》、《异形》系列性质差不多,这个IP授权给很多很多家游戏厂商去制作,游戏并不是以打外星怪物为主,不过这个IP的射击游戏确实将打怪物作为主题元素。因为有版权期限的关系,这个系列很多游戏已经绝版。据说G胖人生第一款游戏就是《星际迷航》系列中的某一部。该IP存在大量的绝版作品,本人星际迷航系列玩的不多。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59650/Star_Trek__25th_Anniversary/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527100/Star_Trek_Bridge_Crew/
1987、魂斗罗(Contra)
《魂斗罗》是由Konami于1987年推出的卷轴射击类单机游戏。该游戏的故事背景是根据著名恐怖片《异形(Alien)》改编。1987年第一款魂斗罗诞生在名为Jamma的街机上。封面两个壮汉形象是当时红遍全球的史泰龙和施瓦辛格。介绍就不多说了,小时候的突突突打怪游戏(前面几关打的是人类敌人,从第五关之后怪物就越来越多),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小霸王(盗版FC)回忆。我当年玩的是MD机上的16位魂斗罗,能选4个角色,每个角色并非一碰就死而是有血块设定,能力也不同,每个关卡大大小小的BOSS有很多个。魂斗罗系列比较尴尬,虽然主题是跟外星怪物作战,但大幅篇章的敌人都是人类和机甲。魂斗罗系列作品特别多,大部分都是家用机独占,Steam上能买到的作品很少。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018020/Contra_Anniversary_Collection/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235020/Contra_Operation_Galuga/
1988、腐屍之屋/鬼屋( Splatterhouse)
《腐尸之屋》算是很古老的游戏了,在国内玩过的玩家不多。本作由日本NAMCO公司推出,初代于1988年发售,截至2008年为止,该系列共推出了六款正篇游戏作品。这个是我玩的第一款怪物题材游戏,属玄幻型,有灵魂附体一说,PC上没有。故事是救女友情节。男主和女友外出远足,突然电闪雷鸣,二人就躲进附近的洋管避雨,没想到此处凶险至极,女友消失不见,男主醒来后发现脸上带上了一个不明面具。主角戴上面具就有很强的能力,有点类似当年的电影《变相怪杰》。《腐尸之屋》不是突突突游戏,而是动作啪啪啪游戏,玩家要用体术和怪物对拼。一代二代是XY双轴横版动作游戏,在80年代8bit世代,这款街机游戏的动作系统比当时丰富许多,关卡设计和怪物造型也是遥遥领先。而进入90年代16bit世代,3代也做成了XYZ三轴横版动作游戏,虽然动作系统并没有像怒之铁拳那样垮了一大步,但最大的亮点是2D半开放世界,一共好几层楼,怪物一层比一层强,那个年代就设计了半开放世界每个房间搜索,真的强无敌。主角是个跟户愚吕似的肌肉猛男,一进化肌肉就变大,特喜欢这种感觉。这游戏的怪物可以说是全世界电子游戏界里最恶心一个了。整个系列怪物造型和BOSS设计的都特别出色,且关卡流程还给后世很多打怪物游戏许多灵感,比如洋管、下水道、湖畔、实验室、洞穴坍塌逃生、落石 和各种场景陷阱等等。那年才7岁上小学二年级的我,在一个房间里经过钢琴时候被突然响起的琴声吓的哆嗦,然后墙上突然出现一个鬼脸和一阵笑声直接让我吓的甩飞手柄。晚上被吓的睡不着觉, 然而第二天还是忍不住开机玩这个,从那以后,便与丧尸怪物游戏结缘——可惜3代之后的作品都没玩过。Steam上虽然无法购买正版的腐尸之屋系列(因为该系列作品未曾登陆过PC),但SEGA官方发售的MD模拟器(美版称为Gens)支持创意工坊,创意工坊里可以下载到腐尸之屋系列的rom,真的太棒了,实现在Steam上游玩腐尸之屋3。https://steamcommunity.com/sharedfiles/filedetails/?id=1528321302
1990、异形(Aliens)
异形这个IP对于爱好怪物题材的爱好者们来说肯定不陌生了。它是起源于1979年《异形》电影的原创造型。在1982年雅达利就开发了异形系列的第一款游戏,发售在2600平台上。但咱们本次盘点指南主要讲的就是“能和怪物正面战斗”的游戏,所以我们这次要说的是就是各种发行商发行的有战斗系统的异形游戏。(异形和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是两个不同IP,本指南不罗列在一起)首先是1990年科乐美发行在街机上的点绘图画面的异形作品。这款异形游戏的异形造型很多,场景还原、故事桥段、异形造型的还原都特别棒,包括雄峰、信使、抱脸虫、战士等,甚至还有科乐美自己原创的异形造型。XYZ三轴的射击游戏,不同于魂斗罗和合金弹头那种XY双轴射击游戏。不过这款游戏也能拾取不同 的武器去轰炸异形,还是很爽快的。这款游戏在steam上买不到。steam上还有几款异形游戏,也是有正面的战斗系统,异形殖民军(FPS)、异形火力小队(TPS)、异形黑暗后裔(RTS)。后面的火力小队和黑暗后裔还不错,殖民军评分不高,作为粉丝来讲,玩起来还算不错的,世界观补充的挺不错。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49540/Aliens_Colonial_Marines_Collection/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549970/Aliens_Fireteam_Elite/
1992、鬼屋魔影(Alone in the Dark)
《鬼屋魔影》(Alone in the Dark)是由英宝格公司出品的一款游戏,初代作品被视作生存恐怖玩法的鼻祖,没错,生化危机系列和寂静岭系列,就是受鬼屋魔影系列玩法的启发。它也是电玩史上第一部3D恐怖游戏。1992年发售,于1993年登录PC。Steam竟然可以买到1993年登录PC的初版。该系列作品和后来的《生化危机》、《寂静岭》系列 并称生存恐怖三巨头。(生存恐怖指的是玩法,而非题材!)该系列自2008年英宝格并购雅达利(Atari)后由后者负责IP维护运营。游戏融合动作、角色扮演、解谜与恐怖要素,以德塞特公馆等场景为舞台,玩家需在密闭环境中对抗超自然生物并破解谜题。2024年的重制版感觉很不错,重制水平仅次于生化危机2RE和寂静岭2RE,但恐怖系数并不高,存在一些小毛病,但对于此类游戏爱好者的玩家们来说,真的该好好体验。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59170/Alone_in_the_Dark_2008/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310410/Alone_in_the_Dark/
1993、毁灭战士(DOOM)
毁灭战士是id Software在1993年10月8号于DOS系统下推出的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这游戏打的也是外星怪物,故事发生在火星上。《毁灭战士》怪物造型设计的也不错,算是欧美游戏高端水平了,并在2016年重启。首先游戏画面很棒,标准本世代HD水平的画面,血液溅射效果满分,这里面的怪有点丑,多数都是骷髅头怪,还有几个长的肥头大耳的肉团子怪 ,最逗的是这游戏里的怪只要是不同种的相遇都会互相砍杀 玩家只需坐山观虎斗,最后来个渔翁得利。这游戏对比其他OLD SCHOOL类型的游戏来说有点难,突突突十分激爽,但地图十分繁琐,和其他OLD SCHOOL风格游戏不同。 DOOM系列在2005年推出3代后就没有新作品了(DOOM3在2012年才登录steam),时隔十余年后,在2016年重启该系列,DOOM系列也正式开启了HD时代的新作,视觉效果和操作体验都更上一层楼。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08200/DOOM_3/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79720/DOOM/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bundle/15366/DOOM_Anthology/
1994、网络奇兵(System Shock)
Nightdive Studios在1994年发行的一部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风格和毁灭战士有点像,而且在那个年代就已经做出断头效果了。无可否认,到1994年时,玩家接触到的游戏种类开始空前丰富起来,其中有很多类型是人们之前从未听说过的,比如说第一人称射击游戏(FPS),Wolfenstein 3D开创了这一类型,然后又由DOOM与Quake发扬光大。那时候家用机游戏大多都是横版闯关ACT或者RPG,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可真是一个新鲜玩意!在游戏中,玩没有必要杀死眼睛看到的一切活物.整个故事悬念丛生,必须通过周密的调查,才有可能打到最后。一路上,你会发现众多死尸,以前战斗留下的痕迹,从而更想知道该如何避免同样的悲剧发生。录音磁带会告诉你受害者的过去,这非常有用。你的敌人Shodan,则时刻注视着你,阻挠着你的行动。一切的一切,无不说明这是一款领先于那个时代的游戏。确实是这样啊,这些设定在近几年的游戏中才被多个开发商逐渐运用起来。2代在1999年发售,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可喜的是,这游戏宣布重启了,已在2023年发布了IP重启作品,且在2025年也发售了一个Remaster的炒冷饭情怀作品。 2023年的重启作品适合本世代玩家体验,画质和操作都是本世代的水准。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866570/System_Shock_2_25th_Anniversary_Remaster/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482400/System_Shock/
1996、死亡之屋(The House of the Dead)
这是SEGA的游戏,初代在1996年发行。也是小时候玩的,现在出了4部了 。这是一款光枪游戏,小时候分不清FPS和这种游戏什么区别,通俗的讲,光枪游戏是用光枪或手柄玩的,不需要你自己走路,整个战场的路是系统控制走的,你就快点使劲的射~就是!系统镜头转的快的地方通常有各种补给道具或者需要救的人质。(玩过血战上海滩的就懂了,一个类型的)剧情也比较简单,某博士为了给儿子治病,开始研究各种生物科技。但造成怪物的原因并非是失控,而是博士研究入迷后又研究了某种强力生物武器,导致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们不满,博士就生气的故意释放出生物武器袭击研究院。怪物造型设计的不错,种类也多,是个大杂烩的世界观,什么乱七八糟的恶心怪物都有,丧尸、变异体、生化机器人等等。和生化危机同年的作品,但是怪物造型和变异程度比生化危机更加激进。生化危机到了4代开始才放飞自我设计出各种魔幻的造型。只可惜续作少,目前的重制版质量不怎么样,只能说射起来还算比较爽。不知道SEGA最近这些年怎么了,很多经典老IP不是雪藏就是卖掉,那些制作组做的东西,说句狗尾续貂不为过。死亡之屋,怒之铁拳什么的。零几年的时候国内有个关于电子游戏危害的电影里,屏幕上的画面就是死亡之屋2.。。。。。不但没让死亡之屋2风评受害,反而很多人看了那个电影之后就到处问那个游戏是什么,死亡之屋2也因为那个电影小火了一下。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694600/THE_HOUSE_OF_THE_DEAD_Remake/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376690/THE_HOUSE_OF_THE_DEAD_2_Remake/
1996、生化危机/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Biohazard)
这个系列不需要多说了吧,是早期生存恐怖玩法的游戏中极少数还能活跃至今的IP。早期丧尸游戏中知名度最高的《生化危机》 系列,这是由日本CAPCOM公司推出的电子系列单机游戏,该游戏于1996年首次推出,与《鬼屋魔影》、《寂静岭》并称“生存恐怖三巨头”。(生存恐怖指的是资源管理+解密的玩法, 而非题材。)早期的生化危机系列还是45°监控器视角,到了4代才开始改成第三人称越肩视角。这个系列分为数字标题正统续作和非数字标题的剧情补充篇,是作品数量十分庞大的IP,又有官方CG动画电影和电影公司翻拍的真人电影这个系列。主要特征是解密、射击、动作、线性、多周目的玩法,初期4代作品(包括此期间的非数字标题作品)都号召玩家节约子弹寻找资源,用各种节省物资的方式和怪物周旋,这个IP的怪物造型设计的很好,种类繁多,催生的手办、周边产品也很多,虽价格昂贵但值得丧尸爱好者们收藏。5代和5代后的作品(包括此期间非数字标题游戏)削弱了解谜要素,增加多人联机模式,从此以后恐怖感降低,但可玩性增高,注重双人配合,多周目的设定又发扬了“刷武器”的玩法。因为生化危机的怪物造型设定实在是太经典了,最喜欢的怪物就是4代和6代的“再生体”(6代再生体实则为裂解水蛭),生化危机整个系列的怪物造型多达300多种,楼主十分希望玩到一款地图丰富,每个地图都有特色怪物的大杂烩突突突游戏。我玩这类游戏的时候,对怪物造型是十分注重的~我是在1999年开始接触2代的,也算个老粉丝了,我对生化危机系列可谓是大爱,撰写攻略玩法,挖掘彩蛋,购买了多达十万元的周边收藏。各位对生化危机世界观的怪物感兴趣的可以看我这篇生化危机怪物典籍。https://steamcommunity.com/sharedfiles/filedetails/?id=1689117842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883710/Resident_Evil_2/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418370/Resident_Evil_7_Biohazard/
1997、異塵餘生/辐射(Fallout)
《辐射》是由Interplay公司旗下黑岛工作室1997年开发的一系列经典电脑角色扮演游戏,后由Bethesda Game(B社)接手。这个系列也很古老了,若说《生化危机》系列是生化怪物的鼻祖元老级游戏IP,那么《辐射》系列就算是辐射怪物的元老级游戏IP。早期的辐射1代2代还是45°俯视视角的游戏,视角比生化危机系列更开阔一些,3代开始才是3D第一人称视角。这系列里的怪物不怎么恶心,没太大的存在感,甚至有些喜感。游戏里的介绍文件说这里的僵尸并不是僵尸,是辐射量吸收太多脑子坏了的人类。3代和拉斯维加斯是巅峰,4代好玩是好玩,但说真的在3A级大作中,品质还是有待提高的,很多粗制滥造赶工的痕迹在内。这游戏梗多,贼有意思,“捡垃圾” 和“找儿子”这词在玩家圈就火起来了。被蚊子蟑螂什么的咬到死也是一大特色,初期的时候我经常被几个吸血蚊子围着咬咬的心烦。打龙虾,吃龙虾肉,云在线吃海鲜这些设定都贼有意思,4代的建筑系统还是很不错的,我是个建筑游戏爱好者。4代的天倒是很蓝,UI简单粗暴,但玩家可以自己随便调颜色对了,很久之前的图"认识的人多了,就想和狗交朋友.jpg"也是源于这个游戏系列,一人一狗的废土生活,啧啧啧。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8400/Fallout_A_Post_Nuclear_Role_Playing_Game/
1997、影子武士/影武者(Shadow Warrior)
《影子武士》是一款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的动作游戏。最早的《影子武士》由著名的3D Realms公司制作,于1997年在DOS平台发布,后来推出重制版。后Flying Wild Hog(飞天野猪)得到授权,于2013年制作新的《影子武士》游戏,并在2016年推出续作《影子武士2》。值得一提的是,主角为华裔。这个系列血腥度较高,砍砍砍,突突突,十分激爽刺激,地图也简单,没有DOOM那么复杂。值得一提的是,主角叫王洛,是一个有东亚血统的华裔,这在当今电子游戏界中还是很少见的。故事讲述的是在黑暗的反战年代,玩家将扮演复仇英雄“王洛”对抗 Zilla 黑道科技集团。这里的怪物造型不能用“恶心”来形容,反倒很帅气。重启之后的1和2值得赞一波,影武者2画面更强,尤其是景深效果十分唯美逼真。值得一提的是这游戏有少见的鞭尸效果,打死的怪物能继续大卸八块....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38070/Shadow_Warrior_Classic_1997/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24800/2/
1998、寄生前夜/異魔(PARASITE EVE)
这游戏是1998年根据日本作家濑名秀明的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动作类角色扮演游戏系列,由日本Square公司(就是今天的SE)制作并发行,讲述的是人类体内的线粒体开始觉醒并反过来攻击人类的故事。游戏将时间放在原作小说中的事件之后,背景从日本迁到了美国。一共有3部,其中第一部于1998年发售,第二部发售于1999年,第三部名叫《The 3rd Birthday》并于2010年发售。在国内挺冷门的,原因有几个,第一是PS系独占游戏,第二是多年无续作,第三是一直没有中文版,2017年的时候才有汉化组去汉化这游戏。生化危机+最终幻想会是怎样的一款游戏?融合《生化危机》出色的游戏氛围,又有《最终幻想》宏大而华丽的感觉。战斗系统上也吸收了ACT直接操作的快感和RPG升级的乐趣,加之游戏中时刻穿插的高品质CG动画,《寄生前夜》确实没有失败的理由。惟一令人遗憾的就是游戏流程稍短,可重玩价值也不是很高。不过对于一款A·RPG而言,12小时左右的游戏时间已经算很长的了,此外游戏中附带的77层克莱斯勒大厦这部分内容也相当有挑战性,完全可以当作一款独立的游戏。1999年SQUARE还推出了续作《寄生前夜2》,这款游戏无论在背景贴图或是CG动画上都达到了PS游戏的最高水准,在当时堪称“电影艺术游戏”。可惜的是,由于两代作品分别由不同的制作小组创作,从而使得两作的风格大相径庭,特别是战斗系统的改动颇具争议。前作在战斗时虽然也有ACT的感觉,不过还是有其独具个性的RPG元素。《寄生前夜2》表面变现方式与《生化危机》极其相似,使大多数喜欢一代的老玩家不满。怪物做的挺不错的,可能PC玩家对这个系列也比较陌生,不过在PC上经常玩MOD的玩家应该见过寄生前夜人气女主的MOD,尤其是那款”兔女郎“。这系列也不知道何时能重启。。家用机独占游戏,Steam买不到,作为在PS4世代初期就把大量游玩注意力放在PC上的我来说,特别希望这游戏也能重制或者重启,登录PC。
1998、半条命/戰慄時空(Half-Life)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超经典游戏了,旷世神作,如果你是一个很热爱电玩的玩家,应当知道这电玩史上璀璨的一笔。但因15年已没有出续作,已被新时代的玩家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半条命》是由Valve(维尔福)软件开发,最早于1998年出版的一个科幻类型的第一人称射击电子游戏系列。游戏开创了FPS游戏的新规范,引领了MOD模组游戏热潮。这个系列也是G胖和比尔盖茨分道扬镳的导火索,G胖就是为了想制作一款自己设想的PC游戏,但因理念不合于是离开了微软公司而创立了Valve公司。该系列也是G胖的发家史,立志故事,因为半条命系列,G胖一举成名,也推动了电子游戏业发展,给了很多作者一个新的创作思路。2代2004年发售,在2004年的时候投入四千万美金,堪比2013年投入2亿美金的GTA5,也算是旷世神作了,其中文配音也令人回忆满满。这个系列伟大之处不仅在于非凡的物理效果系统、出色的画面,还有它支持MOD的引擎而衍生出其他众多神作如《反恐精英》、《胜利之日》系列等。该系列最新作品是ALYX,本作为VR独占,必须拥有VR设备才能游玩,现在新玩家如果没有VR设备但想体验半条命系列的话,可以去商店购买半条命2之后的独立作品。值得一提的趣闻是,物理学圣剑的梗就源于该系列,而且诸多丧尸/怪物题材的游戏创作者们,都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致敬半条命系列的彩蛋。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20/HalfLife_2/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546560/HalfLife_Alyx/
1999、寂静岭/沉默之丘(Silent Hill)
此IP无论是电影还是游戏,都可以说是业界标杆。寂静岭可以说是一种恐怖游戏文化符号,也是一种恐怖艺术表现形式。与《鬼屋魔影》、《生化危机》系列并称“生存恐怖三巨头”。(生存恐怖指的是玩法而非题材)该系列属于玄幻恐怖类(心里恐怖),外山圭一郎制作的初代作品。恐怖系数相当高,怪物造型种类虽然不如生化危机系列丰富,但个个经典,而且扭曲程度奇高无比,护士、三角头、剪刀头等等,怪物造型整体评分也是业界顶尖水平。通关这个系列,那么恭喜你,Steam上所有能打怪物的游戏,你几乎都不会害怕了。寂静岭系列的内核深刻,艺术形象鲜明,大多数由山冈晃操刀的音乐也是堪称经典。不多说了,此生难忘寂静岭。值得庆祝的是,2024年科乐美终于把这个雪藏了十多年的经典艺术大作重启了!2024年一部寂静岭2重制版和2025年的寂静岭f,品质都不错,让寂静岭粉丝狂喜!Steam目前共有三部,除了寂静岭2RE和寂静岭f之外,还有一部锁区的归乡可以购买,归乡的战斗系统十分丰富。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124490/SILENT_HILL_2/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947440/SILENT_HILL_f/
2000、异形大战铁血战士(Aliens versus Predator )
异形粉丝都知道,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是不被官方承认为异形世界观的作品。但其的商业价值还算比较成功。这里盘点两部游戏,一个是Rebellion在2000年制作并发行的游戏,另一个是2010年SEGA发行的游戏。首先,2000年的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画面水平不如1998年的半条命,但是游戏性不低,而且场景做的很用心,实验室罐子里的抱脸虫做的很生动。这款游戏在当年的风评还是挺不错的,Steam上也是高达86%的好评率。是不是正统作品已经不重要,因为《异形》和《铁血战士》这两大IP的重要性对于粉丝们来说可玩度和收藏价值实在是爆表。世嘉2010年发行的游戏。游戏和电影一样,也是三方乱斗性质的作品。玩家可以扮演人类、异形、铁血战士 每个阵营都有自己的亮点,特血战士武器精良,能力出众,高科技感十足异形能360度攀爬各种墙面很多玩家表示扮演异型的时候爬的头晕目眩。人类阵营比较普通了,和一般的FPS游戏一样,不过整个游戏确实好玩,尤其扮演人类时候,被两方面的敌人压制的惊心动魄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730/Aliens_versus_Predator_Classic_2000/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0680/Aliens_vs_Predator/
2001、英雄萨姆/重裝武力(Serious Sam)
《英雄萨姆》为克罗地亚公司Croteam开发的一款带有浓厚的幽默气息的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 这个也是当年大陆玩家心中有些地位的游戏了。1代和2代很好玩,这款游戏和其他怪物游戏最大的区别就是色彩艳丽,环境清新怡人。打的也是外星怪物,毫无恐怖系数,画面没有孤胆枪手那么阴暗。这游戏就是一顿莽,贼刺激,突突突就是了,疯狂射击,射到你弹尽人亡。2代最近几年还更新了双持玩法,自由搭配任意武器双持,连加特林都能双持,你也可以搭配一手火箭炮一手镭射枪,酸爽无比。值得一提的是,3代画质提高很大,也是上个世代中画面的佼佼者,并且 是第一个给大陆IP半价优惠的厂商,且在那个连繁体中文的游戏都寥寥无几的年代,这游戏支持简体中文。第一个真正的“良心到爆”的厂商。(它和影武者是一个发行商,两个游戏系列都有中文支持,而且打折频繁)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41070/Serious_Sam_3_BFE/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57420/Serious_Sam_4/
2002、突变怪物/怪形(The Thing)
怪形更是个教科书级别的恐怖作品。对,它不仅仅是科幻惊悚,也是一个心理恐怖作品,而且不同于以往的玄幻型心理恐怖作品,怪形的心理恐怖是在科幻创作上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这个IP就可惜在电影和电玩作品太少了,而且太老,导致国内很多年轻爱好者们并不知晓它的存在,可以说它是狼人杀的祖宗。2002年的第三人称生存恐怖射击游戏是1982年电影的续集,由Nightdive Studios重新制作,将这种快节奏的小队动作与生存恐怖的创新融合带到了现代。包括抗锯齿、像素单位着色、4K分辨率和高达144 FPS。在电影结束时,真正的恐怖开始了。你是J.F.Blake下士,美国特种部队救援队的队长,被派去调查美国科学队在位于南极洲冰冻荒地的31号前哨研究设施发生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和神秘的死亡事件。在这些荒凉的环境中,你的团队遇到了一种奇怪的变形外星生命,它看起来像是被杀死的人。如果你希望实现你的目标,更不用说生存了,被这些元素困住并被这个可怕的实体感染的话,利用你所有的团队成员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只知道哪些仍然是人类…怪形:复刻版主要特点:在20个可怕的关卡中,带领你的团队对抗可怕的怪物,从四处逃窜的头蜘蛛和类人步行者到巨大的多触手野兽。高级信任/恐惧界面增加了一个新的互动层次——你如何影响你的团队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是否会与你合作。体验全新的动态照明、镜面贴图、阴影、景深,辅以改进的模型、纹理和环境,创造深度沉浸感。使用机关枪、炸药和火焰喷射器等强大的火力来焚烧敌人。2024年发售了重置版(Remastered炒冷饭版,和生化危机那种Remake不同)不支持中文,打个汉化补丁就能玩。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958970/The_Thing_Remastered/
2003、孤胆枪手/异形枪手(Alien Shooter)
《孤胆枪手》 也是个早期的怪物题材游戏,是俄罗斯团队Sigma Team在2003年制作的游戏。06年登录PC平台。本系列和丧尸无关,是外星怪物入侵类型(类似异形) 但怪物种类繁多。游戏采用45°俯视射击模式,(那个年代游戏技术,45度上帝视角挺常见的)每一作都延续黑暗、血腥的画面风格,这游戏酸爽的射击体验,配置要求贼低,同屏画面的怪物数量特别的多,血液溅射也特别多,这种独特的酸爽风格配合这个视角且极低的配置要求,不会让人晕3D,所以当时红极一时。这款游戏的BGM风格也特别像电影版生化危机1代的配音。这个 系列在Steam可以买得到,还有一部孤胆枪手塔防手游挺好玩的,在Steam上可以买,自带中文而且不需要氪金。可惜的是孤胆枪手系列一直没有三代,和G胖一样一直不数3,倒是2代出了几个不同的版本。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541230/Alien_Shooter_TD/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3120/Alien_Shooter_2_Reloaded/
2003、血腥大地(Crimsonland)
血腥大地(Crimsonland)是由芬兰游戏公司10tons Ltd开发并于2003年发行的俯视角双摇杆射击游戏,2014年起陆续推出重制版并登陆PS4、PC、Xbox One、Switch及移动平台 。游戏采用2D俯瞰视角,玩家需操作角色使用手枪、霰弹枪、高斯枪等32种武器对抗潮水般进攻的外星生物与变异怪物,通过收集增益道具和技能提升战斗能力。俯视视角,玩家将面临众多怪物的挑战,需要运用各种武器、宝物和升级技能来取得战斗的胜利。是2D画面以俯瞰视角进行的射击游戏,画面效果绚丽,战斗也体现了"血流成河"的场面。给人一种血浆片电影的视觉效果。美中不足的是角色体积较小,但是在也正因为如此游戏战场范围比较广阔,敌人一波波的袭击使整个战斗非常有气势。这游戏的怪物种类很多,外星人、丧尸、变异生物怪都有,大杂烩,怪物种类这么齐全的游戏还是很少的,武器种类也够多,这游戏的玩起来还是挺过瘾的。媒体评分不高但玩家评分很高的游戏。包含60个关卡组成的战役模式及生存、突围等六种挑战模式。NS版本支持4人本地联机,完整保留原版武器系统与55种增益技能 。Xbox版本新增10个关卡及特殊敌人类型,移动版适配手柄操作但未包含多人模式 。游戏通过波次进攻机制与随机道具掉落系统,构建快节奏战斗体验,重制版在保留核心玩法的同时对画面细节进行高清化处理。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62830/Crimsonland/
2003、死魂曲/屍人(Forbidden Siren)
《死魂曲》是索尼电脑娱乐公司出品的以逃生为主题的系列冒险游戏,自2003年开始到2008年已经发售了三部,前两代是在PS2平台,第三部是在PS3平台的1代复刻版。这游戏无论风格和造型都是纯正东亚(民间鬼故事)风格,更贴切的来说是日式恐怖片的风格。因为是东亚风格,且在当年连个中文都不多的年代,这游戏竟然是支持中文配音,所以对国内玩家来说也是十分接地气,代入感很强。我当年在PS2上玩过1代,感觉特别难特别反人类,枪瞄准很难,晃晃悠悠的。当时年纪小没怎么玩明白,好几个角色来换穿插着用,而且不是自己选的,是系统强制就给我换人了,有个特有意思的是还能切换到敌人的视角观察自己,反复切换视角,因为你切换到敌人视角的时候是不能操控自己也不能操控敌人,所以得来回切换视角,通过敌人的眼睛来观察自己,玩家死亡的时候也能从凶手的视角里观看自己,属实是“第二人称视角”了。当时还有个小插曲,是因为这游戏的广告贼特么吓人,导致禁播了。这IP也是被雪藏了,很可惜,现在索尼也想通了把很多独占游戏搬到了PC上,我希望死魂曲也能重启或者重制,搬到PC上让更多的玩家用高配PC来体验这种独特的恐怖艺术。
2004、斩妖除魔/恐惧殺手(Painkiller)
THQ发行的老游戏,初代是04年发售的。风格与毁灭战士、英雄萨姆、影子武士相似,《恐惧杀手》可谓获奖无数,不仅被多个竞技比赛选为竞赛项目,而且还与《孤岛惊魂》并称2004年上半年最优秀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游戏支持BLOOM等特效,并采用了著名的HAVOK物理引擎,所以其画面和物理效果很值得称道,优化也很合理,配置要求应该略低于同期的大作《孤岛惊魂》。这游戏系列突突突也挺爽的,武器很多,造型别致(其实这游戏有点魔幻风格),花样杀敌,怪物造型也挺恶心的,杀起来挺过瘾的。特别暴力,有个像电风扇一样的旋转刀片,跟绞肉机一样,血腥度很高。没想到也是雪藏了十多年的IP今年突然重制了,现在都流行老IP翻新重启哈?画面和操作手感都相当不错,不知道为何重启版的评价不高,据说是优化不好。。但爽度是毋容置疑的。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65560/Painkiller_Redemption/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300120/Painkiller/
2004、恶夜杀机/暗夜殺機(Obscure)
这也是个04年的老游戏,游戏在国内很小众,但是游戏品质并不低。这是一款由法国Hydravision 制作室开发的模仿《生化危机》的恐怖生存游戏,当年是育碧发行的。恐怖系数并不亚于生化危机系列。而且在欧美怪物游戏中,这个游戏的怪物造型水平也是高端水平,里面的怪物风格有点像前面介绍的腐尸之屋。这是索尼系粉丝玩家“ 永远的玩家 ”介绍给我的,在此感谢这位同好~这游戏打怪和心灵杀手一样,手电筒和枪都可以应付这些恐怖怪物。而且也是少有的但代入感极高的校园场景。开场主角就在体育馆练习篮球,练着练着就天黑了,就剩他自己了,然后.他女友给他打了个电话责怪他忘了约会时间,再然后.....,杀机就悄然而至。 这游戏氛围做的真不错。游戏一共只有2部,第二代是在08年发售的,两部的游戏品质都不算低,但不知什么原因十分冷门,且再没有出续作,十分可惜。Steam可买,丧尸怪物爱好者支持一下吧,很便宜。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54460/Obscure/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54480/Obscure_II_Obscure_The_Aftermath/
2005、极度深寒 (Cold Fear)
《极度深寒》, 育碧2005年推出的游戏,当年因为看了极度深寒的电影,才注意到这款游戏的,但是据说游戏和电影没半点关系,英文名不一样,只是中文译名相同,事发地点都在船上而已。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的是汤姆·汉森,一名美国海岸巡逻队的队员,奉命去白令海峡的风暴中心去救援一艘俄国捕鲸船。汤姆要在船上和石油钻塔上开始冒险。以海上船只为背景的游戏不多,也算是比较稀缺的好游戏。也是运气不佳,本来育碧是要对标卡普空的生化危机系列的,谁知道2005年撞上了年度神作生化危机4,从此该系列便被雪藏。实际上它的品质并不低。当年都是神仙打架,没办法。唯一的问题是视角晃动幅度太大,对晕3D玩家很不友好,它为了营造在船上的真实体验做了这种设计,但是很多人玩着头晕。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5270/Cold_Fear/
2005、星河战队/星船傘兵(Starship Troopers)
先稍微介绍一下大名鼎鼎的Starship Troopers 这个IP,国内通常译作星河战队或者星船伞兵。作为科幻爱好者和动力装甲爱好者或是外星虫族来说不可能不知道这个IP,如果不知道,那真得去赶紧补补课了。星河战队是罗伯特·海因莱因创作,首次出版于1959年的科幻小说,几乎是动力装甲和虫族概念的元祖。比如被别人致敬的半条命系列中的虫族和辐射系列的动力装甲,他们的灵感也源自于星河战队。1997年的高投入大作的视觉体验也是相当棒。但是电影没有把动力装甲的部分拍摄出来。IP的牛逼程度我就不多说了,现在介绍一下星河战队能直面迎战外星虫族的一些游戏。首先是2005年由 Strangelite开发的同名电影改编游戏。当年也是因为电影玩的游戏,看过《星河战队》电影的玩家应该稍有耳闻。本作可说是1997年Paul Verhmven同名经典科幻电影的续集,故事发生在电影版的5年之后。游戏的战斗模式将采用组队行动的方式,玩家可带领30个队员的行动小队进行一系列的任务,玩家所有的行动都将根据星际飞船所下达的语音任务指令来完成,玩家所需执行的任务也是多样化的,从抢救伤员到建立防御体系,还有其他更多的使命等。游戏为玩家设定了多达20多种的外星异形虫类,他们都各具特色,且凶猛异常,攻击力十分强大。这游戏和上面的《活死人之地》可以说都是生不逢时,游戏做的挺好玩的,都是电影改编,且二者场景还原的很到位,代入感很强,可惜当年Steam很少,国内更是几乎无人知晓,当年在PS2上玩的人也不多,最主要的是,版权期限一过,这种游戏就无权继续售卖了,这也就让这些优秀的影改游戏被淹没在历史长河,如果不是当年有人玩过的话,以后的玩家是不会知道曾经还有这些游戏。。这里有感而发插一小段:(这也是我喜欢Steam的原因,不像家用机游戏那样,更新换代之后有没有版权期限也是停产,当年买个家用机游戏动不动就停车或者售罄,而只要上架过Steam,没有版权期限的游戏就可以永久售卖,玩家也可以买,不至于被历史遗忘;即便因版权期限下架绝版,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继续在Steam上激活游戏,从而衍生为“绝版游戏收藏”)在我第一次写完这个盘点指南后,竟然连续出版了两款星河战队作品且登录steam了,而且感觉都挺好玩的。这三款星河战队作品对电影还原度都很高!童年的刻在骨子里的回忆动了!我DNA动了!真的太感动了!目前市面上知名度高的星河战队商业作品就这4部,其中两部FPS,两部RTS,Steam上能购买到其中两部作品。电影还原度贼高,爽的一批,那个FPS,虫子打死之后尸体不会消失,和电影一样,虫子能踩着同伴的实体爬上我方的防御壁垒。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202130/Starship_Troopers_Terran_Command/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268750/Starship_Troopers_Extermination/
2005、活死人之地 (Land of the Dead)
活死人之地的电影同名改编游戏,由Brainbox Games负责开发,采用虚幻引擎,于2005年10月发售,游戏旨在重现电影中的恐怖情景。是一款慢节奏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将面对散播瘟疫的僵尸,这种恐怖的怪物无处不在。除了一人对抗怪物,通过PC联机、Xbox Live还可以加入多人模式,与其它玩家一起在阴森的世界中搏杀。这个丧尸游戏其实挺有意思的,05年的老遊戲,我打通关了,虽然能联机,但我没有小伙伴联机啊。这游戏近战武器贼好使,各种近战武器打出不同的风格,尤其那个隐藏道具 “功夫书” 拿到之后瞬间化为拳王喊的还很有气势“hanjiaojiaotou” 不知道喊的什么玩意,听着挺带感的,拿到功夫书就不能拿近战武器了,但也开启了无双之路,对付僵尸就是乱拳锤脸。游戏流程不太长,但游戏内容挺完整的,武器比较多,僵尸的攻击方式对比现在的游戏也不算少,抓咬撕挠、伏地魔啥的,但欧美厂商僵尸游戏的硬伤就是感染体都很低级,没什么高阶感染体,所以怪物造型基本也都是人形怪,怪物造型不多,不过氛围做的很棒。遗憾的是版权到期后,没有地方可以买得到了,而且一直没有出2代,实在可惜。当年竟然被评为最差的游戏之一,我是想不通,我隔了几年通关了两次都没觉得哪有问题,而且我认为它还很优秀,关卡流程和氛围都很不错,战斗系统也很可以,而且05年做出的这个物理引擎和射击手感打僵尸,压抑的同时又觉得很爽。不知道在这个流行老IP重启的年代,他能不能打赢复活赛啊!
2005、极度恐慌(F.E.A.R)
《极度恐慌》初代也是2005年的老游戏了 ,WB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属于玄幻型(剧情是科幻剧情,但游戏表现手法是玄幻型的)设定类似《咒怨》 ,有个小女孩鬼魂=。=实际上是在女孩小时候就已被证实,那些让她身体持续虚弱的梦魇与幻觉都是潜在她体内的异能产物,这种异能能使她轻易感染围绕在身边如愤怒与恐惧等的所有负面情绪,让她倍受折磨。一代和二代恐怖系数较高,怪物恶心,但年代久远,怕是本届玩家不能接受画质,3代是上时代末的伪HD水平画面,但恐怖系数低了很多,能联机,后期完全是突突突,甚至有装甲机器人可以开,后期就跟英雄萨姆似的。总体来讲这个系列打怪物的场面并不多,属于强行拉进来的,主要是给爱好者科普一下还有它的存在,毕竟也是被雪藏了十多年没有续租的IP了。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1090/FEAR/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1100/FEAR_3/
2006、丧尸围城/死亡復甦(Dead Rising)
《丧尸围城》是卡普空出品的游戏,这也是个老IP了,初代06年,丧尸界的无双游戏,虽然是科幻题材,但游戏内表现手法实在无厘头,基本是僵尸版的黑道圣徒这游戏是开放世界,主要乐趣就是用各种手段制造各种奇形怪状的武器疯狂的屠杀僵尸,享受杀戮的快感。3代和4代HD世代的作品,画面不错剧情也还将就,载具驾驶手感比看门狗、睡狗好,但也不怎么出众,属于中庸水平的驾驶手感,亮点是载具也可以拼装,能弄出看起来贼狠 的车,比军队的车还更加专业的“打僵尸”。因为是卡普空的货,所以经常有和街头霸王的联动皮肤,最逗的是电狮子和"红人"肯 的皮肤穿上去还真能发点发升龙拳啥的,“豪油根”。初代体验其实很硬核的,从2代开始逐渐变为无双割草爽游。3代4代是本世代HD画面,3代挺好玩的,但4代进步不太大,玩法差不多少画质也没怎么太进步,没玩过本系列的玩家 推荐3代和4代其中1个 。1代也有重置版,2代画面还凑合,对画质要求不是很高的新生代玩家也可以去体验体验。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65550/Dead_Rising_3_Apocalypse_Edition/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527390/Dead_Rising_Deluxe_Remaster/
2007、潜行者/浩劫殺陣(S.T.A.L.K.E.R.)
是由乌克兰GSC Game World开发、THQ于2007年3月20日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我在网上看到过2007年之前有2002、2003、2004和2006四个版本,但是国内搜了一大顿只见过07之后的三部曲,这里懂得老粉丝可以说说是怎么回事么?貌似这个IP不是07年首创的,应该更早。这里的怪物长的也挺恶心的,风格和《地铁》系列有点像,但潜行者是开放世界,下雨效果挺好,最后一部是2010年乌克兰开发商GSC Game World制作的,游戏中有30种不同的武器装备供玩家选择。敌人的AI非常高,玩家用动一番脑子才能把他们消灭。单人游戏剧情丰富,玩家要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而多人游戏则将包含时下非常流行的死亡、夺旗和组队等模式。这个系列有点硬核,对新人不太友好。有辐射后的怪物,也有敌对人员,敌人和怪物还会互殴,一般般的带点属性的装备系统,能从敌人身上搜刮各种战利品。开荒经常会来上几个强力怪物教做人,难度挺高,物资不多还老在新手区附近放大怪。2代是2024年刚发售的新作,也是雪藏十多年的IP终于重启了,2代画质特别强,支持HDR,用一款好的显示器体验代入感很强。潜行者这个IP其实打怪的占比不算高,感觉大多数时间都是和人类敌人对战,打怪和打人的游戏比例大概四六开。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427420/_/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643320/STALKER_2_Heart_of_Chornobyl/
2007、丧尸枪手(Zombie Shooter)
也是个45度上帝视角的射击游戏(STG),由《孤胆枪手》研发组Sigma Team研发,一共2部,一代是07年的,2代是09年的,如今也没续作了,很老的作品了,风格和孤胆枪手很像。讲述因为实验意外导致的未知病毒外溢污染了全球,导致大量人类感染转化为僵尸你需要进入僵尸的起源之地,调查背后的原因。该作的特色就是爽快的射击感,你可以使用多种武器轰杀你看到的所有僵尸从最初的普通人形僵尸,逐渐到特警僵尸,会开枪、会喷毒、甚至还有可以发射导弹的未知异形生物初始可以选择多个职业,除了属性以外注意是每个职业都有一个特殊技能比如可以自动回血、攻击吸血、获得更多的经验等等不过技能都需要投入属性点升级才能有更高的效果所以如果并不想投入有限的属性点在这些技能上的话其实选什么职业开始都差不多一代的游戏机制相比孤胆枪手大幅升级,加入了技能点、更多的敌人种类、二阶段的BOSS和环境互动要素,同屏怪物数量比孤胆枪手更多,虽然画面古老但是上手体验的年代感不是很强,爽快感非常爆表。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3130/Zombie_Shooter/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3180/Zombie_Shooter_2/
2007、失落星球(Lost Planet)
卡普空在2007年发售的第三人称射击游戏,一共三部,这游戏是少有的在白雪皑皑的环境下打外星怪物和机甲怪物的游戏。各种物理效果的模拟和气势磅礴的BOSS大战也颇具震撼力,想象一下,当玩家面对一只几十层楼高的庞大蜘蛛BOSS,巨型的VS机甲,还有那令人昏头转向的震动,被炸得分不清东西南北,头皮发麻,入目的只有满屏的火光和烟尘,那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绚丽的天边晚霞,热气腾腾的岩浆……辅以HDR光源散色效果、量子烟雾、平行移位贴图这些先进的3D特效绝对让玩家有一种在看好莱坞科幻大片的感觉,但单论视觉效果的华丽眩目程度,《失落星球》却绝对不落下风,在同屏敌人的数量,部分爆炸特效的视觉表现这些部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对是目前次世代游戏中画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可惜的是2013推出第三部之后再无续作。2013年,上时代末期伪HD画面时代,画面和现在的差距不算太大了,不知道为何卡普空没在计划制作这个系列,可能已经被遗忘了。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6510/Lost_Planet_Extreme_Condition/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26720/LOST_PLANET_3/
2008、雪域危机(Cryostasis)
《雪域危机》是一款有着生化危机类恐怖故事情节的FPS游戏,由Action Forms开发、505 Games发行,游戏背景设定在1968年北冰洋的俄罗斯海岸附近,男主角是气象学家Alexander Nesterov,其任务则是调查一艘在那里冰冻多年的核动力破冰船北风号(North Wind),在凶残的实验室变异生物的追杀中寻找船长的死因。这游戏也是极其罕见的在冰天雪地里打怪物的游戏,第一人称视角。设定挺有意思的,主角得时不时的靠近热源,不然就会冻僵和冻死。曾经上架过Steam,但如今已经下架绝版,价格不菲。不过还可以在XBOX上玩。各位想购买收藏的话可以去我的绝版游戏收藏指南里购买,但是steam版本的无法汉化,B站搜索可以下载到繁体中文汉化版的硬盘安装版。以下是该游戏作品的Steam社区内容。https://steamcommunity.com/app/7850/guides/
2008、死亡边境(Dead Frontier)
死亡边境是一款由Jagged Blade Games(现已改名为Creaky Corpse)运营的免费、基于网页的生存类大型多玩家在线角色扮演游戏。自2008年推出以来已有超过1200万位注册用户,且这一数目正在以每天数百人的数量增加中。Neil Yates是该游戏的主要开发者。这也算是独立游戏最早期的雏形了吧。这款游戏在这个榜单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一款免费的网页游戏,而且是比拼数值的RPG丧尸游戏,但它巧妙的结合了RPG数值、装备 的玩法,结合丧尸题材却没什么违和感,而且这款游戏的怪物设计也是特别恶心,各种武器也是脑洞很大,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创作力。1代是俯视视角,2代改成了第三人称越肩视角。Steam有2代,我玩了几十个小时感觉挺好玩的,因为是网游,虽然开放世界就那么大,但是每天随机事件不同,还有随机触发的一个超强无敌怪会随机在开放世界中巡逻。这游戏可以完全免费玩,也可以花点钱买个会员支持支持作者,会员贼便宜,我记得当时三五十块钱就能玩一个月,我买了俩月会员,感觉这个体量就算是买断制游戏也值20美金了。尤其是怪物和BOSS的造型、技能设计都挺丰富的,BOSS有很多种,自己打挺难打的,找个小伙伴一起比较不错,总的来说丧尸爱好者值得体验一下!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744900/Dead_Frontier_2/
2008、求生之路/生存之旅(Left 4 Dead )
还用多说么?这也是丧尸爱好者的必修课了,V社又一个里程碑、教科书式的系列作品。给后世PVE丧尸题材游戏创作者们很好的启发。于2008年11月18日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无论是单机带BOT还是多人联机都很好玩。一共2部。这游戏虽然已经时隔十五年之久,但2代依然保持活力,因为V社的创意工坊真的给游戏无线续命。这游戏创意工坊玩法特别多,不仅仅是第三方地图,还有各种玩法MOD,画质增强MOD,以及配合reshade还能实现光影增强以及景深效果。在我脑海中这个系列还是新作品 可仔细一想,却十年了这是高三毕业的暑假玩的,同学介绍给我的,是09年在XBOX上玩的2代,一看4人联机,单机还有电脑队友帮我,虽然没生存元素,但是也是当时打僵尸游戏中最逼真的一个了!上世代HD画质的开端!真人脸模!!!当时每天去网吧玩,然后在家用叉烧盒玩,后来有的网吧没有2只有1,就接触了2008年的求生之路1 ,发现1代难,而且地图代入感高,所以比较喜欢1代。再后来上了大学之后2代大更新有1代地图了,爽爆!成天和同学晚上网吧通宵就打求生之路2大学没有叉烧盒,那时候网吧又不能用Steam,每天只能在寝室白天玩,叉烧盒上玩了200小时,网吧玩了大约2K小时,Steam上还记录了1K+小时。这游戏PVP更是精髓,这里就不多介绍了。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500/Left_4_Dead/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550/Left_4_Dead_2/
2008、死亡空间/絕命異次元(Dead Space)
《死亡空间》是由美国艺电(EA)开发的一款第三人称射击竞技类游戏,初代于2008年10月14日发行。一共三代,Steam上有1和2。上世代伪HD画面的开端,前三部都是PS3伪HD世代的产物。比求生之路系列画质略差一点,2代开始画质就符合本届玩家的眼光了。实际上大陆直译的死亡空间不如绝命异次元贴切,如果你去了解该作品的世界观就完全明白了。Dead space并非指的是游戏内逼仄的场景,而是游戏贯穿主线的“信标”附近的一个立场,在这个范围内能有效控制尸变体。具体大家可以去B站搜索了解。且死亡空间系列世界观十分宏大,从剧情发展来就也不可能像生化危机那样每一代都弄一个犄角旮旯扣出来一点怪物来做文章。死亡空间系列三部发展是必然的,而且4代的设想几乎就跟最近几年的B社发售的“星空”一样,需要在宇宙中几个天体之间互相穿梭。但是很多玩家都不怎么明白剧情而且十分喜爱初代逼仄的惊悚体验,于是本该按照最初世界观设想的发展方向就进行不下去了,3代环境变得开阔,游戏节奏变快,战斗场面更多,则让其销量大跌。于是4代胎死腹中。该系列除了3部全平台发售的正传作品之外,还有两部独占游戏,和1部小说、2部动画、2部漫画作品,可见其世界观构建还是比较完善且宏大的。死亡空间系列真的很优秀很独特,因为这是欧美系中怪物造型最“帅气”的一个。里面怪物种类繁多,一个比一个恶心,相当亮眼的一部分是巅峰了爆头杀怪的设定,其他丧尸怪物游戏基本都是打躯干和肢体伤害很小,打头高伤害,甚至只有打头才有伤害。而本作打头反倒伤害低,如果打躯干十几枪才能打死,最快的打法是给怪物“断肢”。我小时候玩打僵尸的怪物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多数游戏爆头才有高伤害,有的游戏打身体甚至一直打不死,一直就希望有一款改变这个传统设定的游戏,它终于诞生了。除了传统的第三人称射击体验之外,该系列三部都包含在外太空里失重状态的操作体验。值得欣慰的是,EA这几年干了一会人事儿,他也在近年来流行的“重制潮流”中重新制作了1代。给原本的哑巴主角进行了完整的配音,且支持繁简中文字幕,画面的充值水平仅次于生化危机系列。是一个正儿八经的Remake作品,而非炒冷饭的Remaster作品,且移除了以往很喜欢内嵌的烂橘子平台。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47780/Dead_Space_2/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693980/_/
2009、杀戮空间/殺戮間(Killing Floor)
《杀戮空间》是Tripwire Interactive研发的一款单机射击类游戏,目前一共3部,初代是09年的游戏,2代在15年登录Steam抢先体验,2016年正式发售。3代今年刚刚开启抢先体验模式。很多人和上面的死亡空间傻傻分不清,这游戏就是很多玩家口中的“杀地板”,跟死亡空间不同,死亡空间氛围压抑,而杀戮空间就讲究一个爽射。这是多人第一人称射击合作PVE模式,最多6个人联机。现在多数人玩2代,2代节奏比1代快,可以打游击,难度比1代低。画面水平可以说是PS4世代的商业游戏里垫底的水平,和上世代的伪HD游戏水平相当。尤其是光照和阴影特别怪异,黄金武器本身的质感没啥问题,但是由于场景光的问题,看起来塑料感极强。游戏僵尸分为几波来袭,一波比一波更猛,最后一波打过就打BOSS了,分为四个难度,多数玩家都玩10波的。好几个职业,每个职业有专属武器,还有的武器可以被2个或者3个职业使用,满级25级,也是一顿刷刷刷的游戏,游戏体验还算比较刺激,我曾经一度想充钱开箱子,但这游戏箱子不太多,好看的皮肤没几个。但这游戏有个亮点,监视武器的姿势有3种,满子弹按R(换子弹的键位)就可以检视武器皮肤,动作很帅,武器在手中的把玩感相当不错,枪械爱好者狂喜。角色还有表情,表情开箱子来的,有几个还真挺帅游戏总体来讲不错,武器丰富,职业够多,但就是丧尸怪物模型太烂了,跟机器人似的。3代目前问题比较多,推荐体验1代或者2代。2代还支持创意工坊,很不错。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32090/Killing_Floor_2/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430190/Killing_Floor_3/
2009、虐杀原形/原形兵器(Prototype)
动视在2009年发行的一部第三人称ACT打怪游戏,2012年出了续作。也是一个跟病毒研究有关的科幻题材作品,第三人称动作游戏。这个系列在国内还是挺火的,因为超爽的战斗体验,无双的虐杀快感和当时少有的开放世界设计,让这游戏挺火热。怪物造型不错,(主角自己就是大怪物=。=)这个游戏多了就不介绍了。比较头疼的是这游戏1代的汉化补丁打到中期就会崩溃,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能用的1代汉化补丁。2代倒是可以用。遗憾的是,2代之后,再无续作,只能期待有人买下IP继续制作3代。如果没玩过这个系列的玩家推荐玩2代,因为画面接近本世代,而且不用感受剧情方面的痛苦。。对于2代暴死的原因争议很大,但可以肯定的是,跟黑人担任主角无关,因为有不少黑人做主角的游戏并没有暴死,而且还有一个大卖特卖的黑人主角:GTA圣安地列斯。所以别再带黑人节奏了,很可能是剧情问题,为了不剧透结局就不说2代的问题了。据说是这游戏最近可能是打赢复活赛了?时隔十几年可能是要出续作了。2代目前锁国区无法购买。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0150/Prototype/
2010、地铁(Metro)
《Metro》系列小说改编的游戏,暂译作地铁。由THQ发行,THQ倒闭后由深银发行。(现在的THQ和当年的THQ并不是同一家公司)世界末日题材,里面的怪物也是因辐射导致变异的而非生化病毒,所以风格和辐射系列、潜行者系列相似。重制版画面很棒,第一人称射击,没什么生存元素,是个线性剧情游戏,挺有意思的,敌人对话搞笑,烧蜘蛛网、换防毒面具的设定较为新颖 、游戏流程比较压抑,面对人类敌人时候挺多潜行战,整体环境昏暗。地铁全系列都有一些漏点场面。这游戏的怪物之间可以互殴,巨鸟怪对战龙虾怪的场面挺激烈的。超大水蛭贼恶心,身上还有短刺。本人力荐地铁离去,旅行题材代入感特别强,画面、游戏性和剧情都很棒,而且没有太多前作那种逼仄的场景,眩晕感会减少很多。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86690/Metro_2033_Redux/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412020/Metro_Exodus/
2010、艾伦韦克/心靈殺手(Alan Wake)
这游戏2010年微软发行的次世代体验 的玄幻恐怖大作,当时是叉烧盒独占,2012年登录Steam售价30美金;现在又重新上架Steam售价仅为50RMB。《心灵杀手》是第三人称射击游戏,这里都是人形怪物“暗影”,怕光,手电筒、强光、汽车头灯等,闪光弹和信号弹都是杀敌利器。和《英雄本色》系列还(马克思佩恩)有点渊源。十三年前,畅销书作家艾伦·韦克与他的摄影师妻子艾丽丝来到了田园诗一般的辉落镇,这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座小镇,作家来这里度假是为了修复与妻子的婚姻关系,同时克服自己身为作家的瓶颈问题。谁知巨釜湖的底下有一个开口能够通向黑暗之地——一个噩梦般的现实世界。艾丽丝被一个名为黑暗魅影的超自然实体挟持为人质,韦克被迫写了一个恐怖故事,故事里的黑暗魅影获得了自由。然而黑暗之地拥有让小说成真并改写现实的力量。黑暗魅影借此机会感染了很多人,把他们变成了凶残的黑暗俘虏。这游戏里面有的墙壁有隐藏文字,用手电筒的光照射才能看见,也是个经典的恐怖桥段。美式恐怖可能亚洲玩家不感冒,也可能我这类游戏玩的太多了,已经麻木了 = =总之我全程通关没有丝毫恐惧感,倒是感觉艺术成分很高。该系列2代由EPIC GAMES 投资研发,未登录于Steam平台,但可以在EPIC和PS5上游玩。2代的怪物设计比1代丰富许多,Jump Scare也多了不少。这年头微软索尼都想明白不搞独占了,不知道EPIC的榆木脑袋什么时候能开窍= =。实话实说2代登录Steam的话,至少能再增50W+的销量,这年头Steam用户这么多,说不定再多100W的销量都很有可能。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08710/Alan_Wake/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02750/Alan_Wakes_American_Nightmare/
2011、死亡岛(Dead Island)
Techland研发,Deep Silver发行的游戏,初代是2011年发售的。该制作组因制作理念和发行商不合(Deep Silver发行商就是个纯唯利是图的商人,而T组则是想按照自己的理念创作游戏作品),于是他们后来不欢而散,死亡岛的IP就留给了深银,之后T组找到了华纳投资,华纳不限制T组的创作,则有了后来的神《消逝的光芒》(Dying Light),而华纳后期也没有购买消逝的光芒IP,T组可以自由创作并发售消逝的光芒系列。从这时候开始,电子游戏画面逐渐向HD水平靠拢,2009-2013年之间的游戏都是“伪HD”游戏,画面水平和现在的游戏画面差距就不那么明显了,但是最大的差距就是光影方面,那时候的伪HD游戏都是用各种高清贴图堆出来 的画面这游戏是第一人称砍杀游戏,主要是靠近战,可以说是《消逝的光芒》 前身,但因为不能跑酷 所以真实度更高。这个就看个人喜好了,有人喜欢刺激过瘾的消逝的光芒,有人喜欢拟真度略高的 。死亡岛系列的画风都很明艳,看起来十分舒服,这也让它成为了独特的丧尸题材游戏,毕竟大部分丧尸题材的游戏色调都很昏暗。该系列有很多独立本体作品,正传只有2部。原本都可以在steam买到,但后早期的初代作品和不少独立资料片都已下架绝版。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83180/Dead_Island_Riptide_Definitive_Edition/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934700/Dead_Island_2/
2011、地狱已满(No More Room in Hell)
《地狱已满》是由Xendrid领导的No More Room in Hell Team基于起源引擎开发的独立模组,后由Lever Games发行,作为恐怖类冒险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于2011年10月31日登陆Steam平台。该作支持PC、Mac和Linux系统运行,集成Steam成就与社群互动功能,提供简体中文、英语等17种语言界面,专设8人联机合作模式且不支持单机玩法。这是一个十分硬核的丧尸题材游戏,与僵尸作战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只要几口就能让你送命。被僵尸咬后有一定几率感染病毒,表现为屏幕周边出现血丝,视野开始逐渐变暗,待屏幕黑暗程度较高时使用抗生药可以延长你5分钟的寿命,5分钟后,感染再次来袭,被感染后死亡会掉落所有物品并且变成奔跑僵尸。玩家需在僵尸末日背景下组建生存小队,通过收集资源并使用超过20种武器完成与地图绑定的突围任务。游戏采用硬核生存机制:弹药资源需精准管控、随机病毒感染系统强制角色死亡后转化为敌对僵尸,可视化血量限制结合多路径逃生路线设计,同时包含生存防守模式——玩家团队必须坚守阵地直至救援抵达。1代备受好评,但2代口碑遭遇滑铁卢,问题诸多。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24260/No_More_Room_in_Hell/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92000/No_More_Room_in_Hell_2/
2012、行尸走肉/屍行者(The Walking Dead)
很多家做过这个系列,动视,T社、超杀。2012年开始发行这个系列的游戏。T社的漫画剧情版不在本指南的讨论内。实际上身为丧尸怪物爱好者的我,最不感兴趣的就是这个系列,因为怪物造型匮乏的简直令人无法吐槽,全程就是人类脸上抹点血,身上破点皮,衣服撕烂几个口子,而后期僵尸也成了配角,已经完全偏离了 ” The Walking Dead“的主题。本指南只收录具有战斗系统的丧尸/怪物游戏,所以主要谈谈以下这两部行尸走肉作品。第一部是2012年动视制作的《行尸走肉:生存本能》,现在也因版权到期下架了。这个可以说是游戏性做的还算可以的游戏,而且2012年是上时代末期,画质方面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还算能接受。也是Steam的绝版游戏,有兴趣的玩家不光可以收藏,本身游戏也是值得一玩的。另一部是2018年超杀小组制作的《超杀行尸走肉》,(超杀小组就是做收获日2的团队)这部作品因多人联机掉线结算问题被诟病,但实际上游戏性很不错的。我十年前就考虑过能不能有一款丧尸游戏在被丧尸抓的时候既可以像生化危机那样QTE搓方向解脱,也可以像求生之路那样等对于来救?这款游戏做到了,而且他很细致的分为强力挣脱和QTE挣脱。强力挣脱时间快,但是掉血多,QTE挣脱时间慢,但是掉血少,这样玩家就能根据自身所处环境的情势来决定自己如何挣脱僵尸的束缚,当然如果队友在你旁边的话,更可以让你不受到什么伤害就脱离丧尸的控制。玩法也是特别欢乐,僵尸巨多,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靠风骚走位来过关,四人联机只要其中一个不死,剩下的就能拖延时间等待复活。而且游戏还有武器配件收藏机制和营地管理系统,武器磨损系统,如果武器磨损严重不去养护的话,战斗中就会有大概率子弹卡壳,我们需要狂点换子弹的按钮去把卡住的子弹抠出来,这个设计我感觉很不错,增加了代入感和战斗时候的紧张刺激感,当然有时候会让你听恼火的,不过只要你武器养护做得好 就很少会发生这种事情。营地每天会来一个卖武器配件的,购买配件增强自己的武器。游戏还有角色技能树系统,成长曲线做的也还行。这游戏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单人游玩时候,进任务里不像求生之路那样有BOT顶替位置,只能自己单通,而这款游戏就是单人特别难,多人就很简单。(刚才说了,只要风骚走位保留火种蹭时间等待队友复活就行)。好在这款游戏虽然下架绝版了,但P2P 房主建房的联机机制可以让拥有这款游戏的玩家继续游玩。以上两款游戏距今年代不算久远,画质还不错,尤其是下面的超杀行尸走肉。 因为IP本身的商业价值很高,且这两款游戏还有游玩价值,所以这两款游戏在绝版市场上价格不菲。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去看看。以下是这两个游戏的Steam社区。https://steamcommunity.com/app/220050/screenshots/https://steamcommunity.com/app/717690/screenshots/
2012、僵尸U/喪屍U(ZombiU)
《僵尸U》是一款由育碧在2012年为WiiU开发的全新品牌的恐怖射击游戏 。作为一款WiiU平台游戏,其最大的特色在于玩家可以借助Wii U独特的大屏幕手柄来完成一些诸如撬锁、狙击等功能。更重要的是,《僵尸U》具备优秀的多人游戏模式,玩家有机会扮演“僵尸霸主”(Zombie Master),通过俯视视角以及新控制器的交替搭配,来部属各种陷阱和招换僵尸,进攻对手;而另一位玩家,将通过传统控制器,以第一人称视角的姿态试着在僵尸的猛攻下奋力存活。游戏本身环境氛围和代入感不错,半开放世界,有些隐藏道具需要玩家到处探索。但还是有欧美僵尸游戏的通病:怪物种类少的可怜。有意思的是,在单机剧情模式中,如果你的角色不慎死亡,那么你会扮演另一名幸存者继续剧情,而玩家还可以回到之前死亡的角色那里拿掉落的背包,当然,之前死亡的角色已经变成僵尸,而且还会攻击你,这个设定很棒。用IPAD解密码的设计挺别出心裁的,好评。这游戏虽然是2013年的游戏,但画面水平并没有达到当时的主流水平,,和2010,2011年的游戏水平差不多。在水中的流血效果还算不错,在水里打死僵尸能看见血和水混在一起一片通红。这款游戏的评分并不高,但实际上,这款游戏总体可以体验到很多别出心裁的设计,并且加上氛围做的不错,这款评分不高的游戏还是值得体验。原为WiiU独占游戏,2015年移植到PC,登陆Steam了。(Steam版名称改为Zombi)Steam上为阉割版,只能单机且无法体验WiiU机器上的硬件互动。不过即便如此,我觉得游戏性也还不错,没了WIIU的外设控制器,直接手柄或者键鼠操作的解密也挺有意思的。色调风格和操作手感和05年的活死人之地有点像。可惜也是一部暴死的作品,WiiU上的第三方作品就没几个销量好的。僵尸U的玩法其实可以再深挖仔细打磨打磨出个续作。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39230/ZOMBI/
2013、纳粹僵尸部队 (Zombie Army)
这是Rebellion发行的《狙击精英》系列的衍生游戏作品,游戏系统和狙击精英系列几乎一样,但敌人全部变成了僵尸。《僵尸部队三部曲》是由Rebellion工作室出品的第三人称射击类游戏,《僵尸部队三部曲》是继《狙击精英V2》、《狙击精英:纳粹僵尸部队》和《狙击精英:纳粹僵尸部队2》之后发行的包括《狙击精英:纳粹僵尸部队3》在内的独立作品。这个系列的僵尸都是二战时候的纳粹德军变的,故事情节有点玄幻。对付小兵的话,大力金刚脚就行了,BOSS挺难打的。玩的话建议买2015年发售的那款《僵尸部队三部曲》,相当于三合一的一个合集,而且画面更好,还有新的关卡,值得一提的是这游戏能四人联机,并且有《求生之路》系列的八个角色模型可以使用。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27100/Sniper_Elite_Nazi_Zombie_Army/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01640/Zombie_Army_Trilogy/
2013、腐烂国度/腐朽之都(State Of Decay)
微软在2013年发行的小品级的丧尸题材生存游戏游戏,第三人称视角动作+射击玩法。这游戏,3-4线小品级,仅仅比独立游戏强一个等级。然而,这小作坊做出了很多3A大厂作缺乏的东西。要不是规模太小,成本低下,配上3A级画面和系统完善度,这游戏就是丧尸游戏中最强的一个了。因为是小作坊的作品,难免硬伤多。优点:生存要素齐全,真实度超高,开放世界,可以驾驶载具。有特感僵尸,没有主角光环,可以换角色用,好角色要悉心培养,游戏本体有线下运行机制,DLC“生命线”没有线下运行机制,而且毒气僵尸对玩家的负面BUFF不仅是掉血,还会“得病” 感冒发烧头疼脑热啥的。游戏很好玩,很多十分有新意的细节,僵尸扒在汽车上,或扒在你的车门上,你得开车门甩僵尸、在这里不一一提出了。缺点:本世代中画面最烂的丧尸游戏了,任务重复度高,对于新手来说打的手忙脚乱(实际很多垃圾角色的任务不需要做) 有些许BUG。游戏很多设计为了营造末日氛围,而且人们之间的心理活动和社交关系也符合了末日降临的焦躁不安,经常有NPC队友会产生负面情绪,玩家需要做任务去抚慰他们的情绪。原本这种设计理念很不错,但因任务单调且制作组没有调整好频率使玩家觉得这些NPC队友很烦,隔三差五就需要做任务抚慰他们的情绪。和上面的最后生还者鲜明对比,这游戏剧情单薄,但是玩法出众,是很多丧尸爱好者、生存爱好者中意的一部作品。游戏品质显得有些粗糙,评分也不高,但却是楼主在这么多打僵尸游戏中最喜欢的之一。2013年发售的1代,2015年发售年度版,2018年发售2代,Steam可以买到1代和年度版。Steam搜“State Of Decay” 买88那个版本,DLC生命线别忘了玩,先打本体,通关之后有技术水平了打生命线,生命线很好玩,我在社区写了生命线的攻略。https://steamcommunity.com/sharedfiles/filedetails/?id=5498051462代原本在XBOX上独占,但两年后登录了Steam。2代可以联机,但千万不要拿着网游的思维逻辑去看单机游戏的联机模式。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再玩一次2代,断断续续打了500小时,这个系列目前一共3个作品,我都写了详细评测,属于是在玩法上最符合我对丧尸世界构想的一个IP。可惜就是小家子气太重,不知道微软投资的3代能不能晋升为二线大作,我不期待他立刻就成为1线IP,稳扎稳打一步步来吧。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29430/State_of_Decay_YOSE/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495420/State_of_Decay_2_Juggernaut_Edition/
2013、七日殺(7 Days to Die)
破格收录的第一个独立游戏。该作品由The Fun Pimps打造,在2013年推出的抢先体验版,一直不断更新,知道十一年之后的2024年才正式发售。收录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建造游戏”,堪称丧尸版《我的世界》。期间引擎都换过好几次,我的截图都是初版画面的,很落后,现在画面比十年前的好多了。这游戏简直是为建筑爱好者+末日题材丧尸爱好者量身打造的盛宴,好玩到爆。这游戏既可以单人也可以多人游玩,可以PVE也可以PVP也可以PVPVE。而且所有方面的难度选项都可以进行十分细致的调节,在游戏开始之前,房主设置的房间里就能调整各方面都难度系数,比如天气环境啊,丧尸速度,丧尸攻击力,自身攻击力,死亡掉落,击杀奖励等等。本艺术建造师是在去年玩七日杀的时候发掘出自己的艺术天分至今在一人能力、无抄袭、无作弊、非创造模式,纯生存模式下完全手工打造建筑艺术品。譬如金龙神殿、湖中小屋、碧水栈道、新龙门客栈、军事基地、地下庇护所、豪华泳池等。移山填海、化荒为林....由于在非建造模式和非作弊模式下动工完成,可能视觉效果没有创造模式中的大神们那麽耀眼。但不缺温馨小屋、农田、摩托车、蓄水池、瞭望塔和各种军事防御系统等。参观后你会觉得那种纯手工艺术的古典气息,会让你大呼不已、拍案叫绝这种生存类游戏数据会比其他游戏拟真度更贴近于现实,譬如10米高度坠下不仅会失血,还会造成腿部骨折等重创,为什麽说是灵魂艺术建筑家呢?本艺术家经过多次数据测验测验、细心斟酌,设计打造出的新龙门客栈设有高层逃生系统,内外兼修,通道宽阔安全,安全门四通八达;外楼梯美观人性化,且每层设立有阳台,逃生时可以跳阳台,而且经测试,可以保证你无上跳楼以确保安全逃生。各个据点目前还在动工建造地下逃生系统,让每个据点之间都能互相联繫,就像地道战那样威猛。在安全适用的基础上又不失艺术气息,不仅在游戏体验上让你收放自如,且在视觉效果上让你享受美好人生。哦对了我最近还建造了一个玻璃棚种植园!我是一个合格的菜农!我想种西瓜!!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51570/7_Days_to_Die/
2013、森林(The Forest)
《森林》是由加拿大独立游戏开发商Endnight Games发行的恐怖冒险类游戏,在2013年末推出抢先体验版,后续于2014年5月30日正式发行。这是破格收录的第二款独立游戏,因该游戏十分成功,销量不小,后续还退出了续作《森林之子》,几乎是可以和中小型商业游戏比肩体量了。开场我们就扮演一个因空难而迷失在丛林里的幸存者主角,这游戏的怪物也有不少,前期有野人,随着在岛上探索的深入,就会发现还有各种扭曲可憎的怪物。在游戏中,玩家扮演因为空难而迷失在丛林里的幸存者。生活于丛林内的恐怖诡异无脸人型生物将会展开追杀,而玩家所要做的就是设法逃生。这个无脸人型生物是一个在丛林里有着原始社会组织架构的团体行动生物,虽然乍看之下仿佛是普通人类,不过却会以惊人的高速展开攻击。在遇到它们时,玩家可以选择潜入并暗杀,或是使用自己制作的武器从正面干掉敌人。玩家要在森林中生存,就必须学会各种各样的生存技能,包括砍掉树木搭建帐篷、或是生起篝火用来保暖、搜寻食物以免主角被饿死,当然,玩家还可以自己种植食物来自给自足。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42760/The_Forest/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326470/Sons_Of_The_Forest/
2013、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
索尼第一方独占游戏,顽皮狗工作室2013年出品。也就是玩家口中的“美国末日”。us是we的宾格,“我们”的意思,U.S.和USA是美国的缩写。不过美末已经叫习惯了,说起美末大家都知道指的就是最后生还者。初代是以剧情为主,游戏性为辅的作品,而且都是怪物打你一下就死了,别被抓,秒杀玩家,是个潜行游戏,新手最好别跟僵尸正面对刚 。2代游戏性大幅提高。本作品序章就展现出极强 的代入感,就好像我上辈子经历过这种事情一样。。美剧氛围感十足,紧张感十足。有一关剧情玩家被吊起来,然后头朝下射僵尸, 真正的“吊打”,这关的设计颇有九十年代老游戏的风格。经典怪物“循声者”的造型做的不错,游戏的演出效果很强,游戏评分相当高,获奖无数。想玩的买PS3或PS4版,推荐PS4版。 现该游戏已经重制,登录Steam。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888930/The_Last_of_Us_Part_I/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531310/The_Last_of_Us_Part_II_Remastered/
2013、勇穿死人谷(Into the Dead)
《勇闯死人谷 》 是由PikPok发行的一款横版动作跑酷游戏。游戏首次发行于2013年,支持Windows Phone、iOS和Android平台。游戏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僵尸泛滥的城市,玩家需要携带包括枪支和近战武器在内的防身装备,穿越僵尸群,完成各种任务。游戏的操作方式多样,支持重力感应和触摸屏操作,玩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操作方式。2025年推出续作黑暗之日,现在为抢先体验阶段。优秀的氛围设计,从门缝里窥视房间内部紧张感拉满,摸黑探索时耳边丧尸的声音让人手心出汗,除了经典的资源管理+搜索物资的同时也要兼顾各个角色的饥饿,理智值,唯一可惜的是EA阶段并没上线我最为期待的剧情模式,事件NPC交互略少,除了单纯活下去逃离之外并没有那种在末世环境下我的选择会让我半夜想起来都要坐起来都要扇自己两巴掌的火车难题,现阶段已经拥有优秀独游的潜质,非常期待之后剧情模式的上线。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239710/_/
2013、生存指南(How to Survive)
该游戏是由EKO Software开发、505 Games于2013年10月23日发行的僵尸题材动作冒险类游戏,俯视视角,可自由拉伸镜头距离。登陆PC、PS3及Xbox 360平台。游戏讲述主角因船难流落哥伦比亚海岸外群岛的生存挑战。玩家需管理食物、水源及庇护所等生存要素,通过锻造系统合成燃烧瓶、鱼竿等武器及装备。游戏内嵌生存指南书籍作为探索线索,并支持线上剧情合作与挑战模式。 ]玩家可操控不同角色应对资源管理与战斗的双重考验,还能通过合成系统制作黄金武器等特殊装备。场景中设置的黄色小书本提供生存指引,物品存储机制允许在庇护所外保留物资.我玩的是2代,这游戏也是捡垃圾造东西的玩法,有个基地能自己造东西建设,有主线剧情贯穿,能打通关的,感觉还比较有意思。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50400/How_to_Survive/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60170/How_to_Survive_2/
2013、传染病(Contagion)
由Monochrome, Inc 在2013年发售的硬核丧尸游戏。这个制作组也是半条命系列的忠实粉丝,他们制作的传染病玩法节奏上类似地狱已满和求生之路的结合体。但是更偏向解密寻路,玩家得用智能手机上面提示的信息去找路。传染病真的是有点烧脑的游戏,各种寻路解谜让人玩得不亦乐乎,比单纯的突突突多了一份额外的成就感,而且很多时候开枪不如抡大棒。这游戏还能扮演丧尸,扮演丧尸时候的视角有点像CSOL的生化模式。另外,需要感谢凱風 大佬,他制作的汉化补丁才让我们能享受这款游戏,因为前面提到过这游戏需要看智能手机上面的文字提示,当年一直没有汉化根本玩不懂这个游戏。当初是20美元,在V社推出国区低价优惠政策后,仅售36RMB。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38430/_/
2014、恶灵附身/邪靈入侵(The Evil Within)
B社发行的动作射击恐怖游戏(第三人称)初代2014年发售,2代在2017年发售。这是典型的剧情为科幻题材,但游戏表现手法为玄幻型的打怪物游戏。这游戏也是我近年来令我十分振奋的游戏,游戏体验十分激爽(反正对我来说都没什么感觉,客观来讲,对大部分玩家来说恐怖系数还是较高的)。画面水平较同期游戏略低一点,尤其是木质物品的贴图和石头墙壁贴图粗糙,不过瓷砖墙面的光反射很好,和流血效果做的好,且环境氛围渲染的一级棒,最重要的是恐怖桥段贼6,从楼梯上下来往前走,然后再一回头楼梯没了,是个死胡同当时就绝望了,还有门一开,没见怪物,但见水面上有脚印一步步向你紧逼而来....从小听到的鬼故事段子,就希望有朝一日能在游戏中体验到,恶灵附身算是圆梦了。这游戏体验很棒,后期也是个突突突游戏,怪物造型超强,各种BOSS各种魔缠者(小僵尸)。经典怪物贞子和保管者(四角方块头) 压迫感和寂静岭的三角头有一拼。这游戏DLC还能扮演保管者和其他BOSS拼杀,爽飞了不行了,1代能吹一晚上,我通关好几次打了快100小时了,还有怪物3D图鉴可以看。2代恐怖感不如1代,因为2代科幻感强烈,玄幻感削弱了,很多人喷2代不如一代,实际上2代也是个较高分作品了。和1代对比,把线性多周目的打法 改成了半开放世界探索,而且2代多了更多的打击系统,风格有点像最后生还者。 2代很多隐藏武器需要找,怪物造型也十分扭曲,不过怪物种类变少了。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2代没有怪物图鉴查看。3个BOSS并立的设定挺有意思,虽然按照剧情是一个一个杀掉的,但是三个BOSS的实力不相伯仲。我推荐先玩2代再玩1代,因为打2代之后你就会有很强烈的兴趣想知道1代发生了什么,而且因为1代恐怖系数太高,不适合初次接触此系列的玩家,最后是因为1代难度也比2代大,所以我推荐大家先玩2再玩1。(1代可以去黑边的,我前两个截图都是1代的,去黑边方法百度搜一下就行了,是官方自带的设定)可惜的是,这游戏太听从边缘玩家甚至是云玩家的意见,制作2代的时候做成半开放世界,风格更像一个丧尸题材的科幻惊悚游戏而非玄幻恐怖游戏,和1代风格差异较大,导致销量遭遇滑铁卢,最终改系列凉了,2代的制作水平并不低,而且种种迹象表明制作组懂得如何在开放世界里给玩家增加压迫感:比如中期会有两只强力BOSS游荡在世界里,还会在树上、火车厢上面倒挂着分头怪埋伏玩家,如果触发女鬼支线的话,女鬼还会随机出现在开放世界内,无法反击。 2代杉木道345号做出了寂静岭表里世界的效果,而沙木道336号的一系列心魔女鬼支线更是压迫感超越了1代,这个女鬼行动极其诡异,动作抽搐,显示缓慢前进让你放松警惕的时候 突然抽搐的步伐像你快速奔来,且这个女鬼还会穿墙,压迫感十足,为了不剧透就不再赘述该女鬼的内容。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68050/The_Evil_Within/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601430/The_Evil_Within_2/
2014、阴暗森林(Darkwood)
《阴暗森林》是由Acid Wizard Studio开发的俯视角生存恐怖游戏,最早于2014年在PC平台发布抢先体验版。2017年正式发布。游戏采用随机生成地图机制,结合RPG与探索元素,通过复古美术风格营造阴森氛围。其核心玩法强调硬核求生体验,不设置教学指导与线性流程,要求玩家自主适应环境并管理资源。从恐怖系数上来讲,对于经常打恐怖游戏的玩家来说只能是入门水平,推荐给刚刚接触恐怖游戏不久的玩家进行练胆。这游戏艺术性很高,怪物造型挺丰富的,也有多结局,游戏性也不错,甚至还可以像我这样搞点小浪漫效果。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74520/Darkwood/
2015、消逝的光芒/泯滅之光(Dying Light)
《消逝的光芒》是由Techland开发的一款动作类游戏,前面的死亡岛篇讲过消逝的光芒这个系列的诞生缘由。现在初代也把华纳的logo也给去掉了。要说一下这游戏大陆玩家简称”消光“而不是”死光“,别再搞混傻傻分不清了。”死光“是2012年的一款冷门神作,英文名就叫DeadLight,Steam上也可以买得到《死光》。该系列第一人称动作跑酷游戏,射击是辅助的,在这个游戏中枪的作用比较鸡肋,和影子武士差不多,刀子锤子什么的才是真谛游戏是体验过瘾的跑酷和刷武器为主,没生存元素,晚上被夜魔追刺激的想飞能联机PVE和PVP 画质水平是2015年时候最强之一 ,血液效果极其逼真,砍杀僵尸就跟车祸现场似的,特别血腥,爆头和断肢效果很棒,能给僵尸肢解,连上半身下半身都能切开,最恶心的是能给脑袋劈成两瓣波兰蠢驴的良心都多的爆炸了,更新个DLC的地图比本体地图都大好几倍还加了载具死活不出2,你说说是不是蠢驴。唯一令我耿耿于怀的是怪物造型也是欧美系普遍硬伤,只有夜魔算是“构思过”的设计产物。而且还要一个与众不同的设定:紫外线会抑制这种强力感染者的行动。有点类似魔幻题材里的西方吸血鬼设定了。目前一共四部作品,其中一步败血是多人大逃杀玩法,已经下架绝版,剩下的三部作品主风格基调都差不多,仅仅是各种丧尸的强调不一样,近战武器和跑酷手感方面的差异,消光系列玩法上几乎都大差不差。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39140/Dying_Light/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534380/Dying_Light_2_Stay_Human_Reloaded_Edition/
2016、黎明杀机(Dead by Daylight)
《黎明杀机》是一款由Behavior Interactive工作室开发,Starbreeze Studios公司在2016年发行的一款生存恐怖游戏。其实原本这个游戏没打算收录在本帖中,左思右想还是把这款游戏收录进来了。虽然不平衡多人PVP 并不是这款游戏首创的,但不得不承认这款游戏却是掀起了4V1不平衡PVP的浪潮。在这之后很多它的模仿品出现,它本身的热度也很高,虽然游戏本身也有缺陷,但很多玩家还是很喜爱的。最主要的是,这游戏的怪物造型太经典了,很多都是西方民间鬼故事里的鬼加以改造,压迫感十足。而且这网游不断更新DLC出新屠夫,也就是新的怪物造型,这游戏的公关能力是真牛逼啊,我也不知道他怎么联系到的这么多版权方,几乎是电影电玩界有名的杀人狂反派造型这里都能见到(你们看这游戏的DLC列表就知道了),最近还加入了东方经典怪物形象,虽然我不爱玩PVP网游,但是因为出色的怪物造型,必须购入收藏。它相当于一个影视界、电玩界的杀人狂反派艺术宝库,玩这游戏几乎能让你学到有史以来所有常见的经典杀人狂反派。什么时候能出个这种杀人狂反派互殴的游戏啊,想看看这帮人谁更癫哈哈!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81210/Dead_by_Daylight/
2016、尸变纪元(Dead Age)
由Silent Dreams 制作 Headup发行的 回合制丧尸题材游戏。 丧尸题材的游戏中采用回合制战斗想当罕见,不过还挺有意思,这游戏主线还采用了肉鸽系统,每次开局和剧情发展,先后遇见的幸存者顺序是不一样的,触发的随机事件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有回合制RPG属性,在玩法上还是挺充实。主要是幸存者管理必须要合理安排,白天出去采集资源,晚上还要回家防守,每个幸存者的技能属性不同,所以每个幸存者适合去做什么都是得自己仔细研究和统筹安排。回合制的具体玩法我就不细说了,正常是能带3个幸存者出行,有时候某些剧情里会短暂加入几个幸存者。都是大差不差的玩法,而且用文字不好描述,这里主要是给大家简单介绍玩法大框。我两部都玩了,两部游戏时长超过100小时,2代内容很多。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63930/Dead_Age/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951430/Dead_Age_2_The_Zombie_Survival_RPG/
2017、掠食(PREY)
这个PREY游戏有2部,2006年Spike发行一部,2017年由Arkane Studios制作,B社发行一部。Steam上都可以买的到,不过06年的那部是绝版货。这里说的是发生在太空空间站里的,2017年的作品。“沉浸模拟游戏”,被称为冷门神作。这游戏的沉浸式体验很棒,是我玩过沉浸感最强的游戏之一,关卡设计特别棒,游戏如何过关取决于自己的构思,过关方法很多,只要自己动脑、观察游戏内的环境,就很容易。这游戏的怪物造型较为一般,是一种被称为“拟态”的外星怪物,种类不多,外表黑漆漆的,但是每个怪物的打法都不同,需要根据怪物自身属性去用不同的武器对付。剧情扑朔迷离,十分有意思,通关这游戏之后,有种莫名的惆怅感。。这游戏的类型现在真是稀缺的很,而且也是少数怪物种类不多但玩起来非常有意思的游戏。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480490/Prey/
2018、猎杀对决(Hunt: Showdown)
该作品是由Crytek制作发行的一款主打多人联机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PVPVE玩法,2018年在Steam推出了抢先体验版,后续在2019年8月27日推出正式版。玄幻恐怖题材(低魔幻设定),用CE5引擎做的。孤岛危机开发商制作的游戏,实际上这游戏画面在本世代并没有太惊艳的感觉了,毕竟本世代HD画面的大作层出不穷,这种HD水平的画面已经不足为奇了~它没有当年的《孤岛危机》画面那么惊艳。不过要说的是,这游戏的氛围做的太棒了,代入感奇强,一个网游的代入感做的这么好真是有点”浪费才华”,毕竟网游是多人玩的,场景氛围并不是网游该有的特色,这应该是一个纯牌单人恐怖游戏剧本的特色。背景大概在19世纪20世纪的样子,建筑风格和武器都十分古老,正因为这些年的久远的武器并不如现代武器那么强,更是加强了怪物的压迫感。这游戏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让你不敢轻举妄动,做出这个效果挺不容易的,大部分打怪游戏做不出来这么强的环境效果。夜晚凄惨的月光和怪物的嚎叫,更加瘆人。刚出来时候优化奇差无比,能玩起这游戏的硬件至少是980和1070显卡的水平。这游戏的怪物造型也很棒,也是欧美系里,属上等水平的了。那个黄蜂女王和无头水蛭怪真的恶心的要命。其实我只想好好的打怪,好好的体验氛围,但总有其他玩家来骚扰我,因为这也是一款PVP游戏,我只想好好的体验单人游戏或者PVE打怪也行啊!很多玩家在商店页面建议官方出PVE或者单人模式,官方死活不出,无奈我只能退坑了。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594650/Hunt_Showdown_1896/
2019、僵尸世界大战(World War Z)
僵尸世界大战是Saber Interactive制作发行的一款四人合作游戏,同名电影改编作品。合作战役的剧情和任务围绕世界上的独特生存者展开,地点包括纽约、莫斯科、耶路撒冷和东京。玩家可以有策略地利用陷阱、障碍物和周边环境来生存下去,并且使用多种武器输出强大攻击来对抗一波又一波蜂拥而至的僵尸。这游戏评分也比较低,主要是物理反馈做的差,而且主角使用近战武器的时候明显的太空滑步简直不忍直视。总体来讲也是个快餐游戏,喜欢丧尸的玩家没事突突突几局也挺有意思的,尸潮效果做的挺不错的,炸飞尸潮的时候挺解压,而高难度下的尸潮压迫感也很强,说是尸潮,用尸海形容更加贴切,它们来袭时候真的是乌泱泱黑压压的一片冲到玩家面前。对电影有着较高的还原度,也是市面上丧尸数量最多的射击游戏了,比他数量还多的那就只能是RTS或者塔防类型的了。实际游玩体验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699130/World_War_Z/
2019、沉没之城(The Sinking City)
《沉没之城》是由Frogwares开发、Focus Interactive发行的克苏鲁题材的开放世界游戏。该制作组就是制作福尔摩斯探案的团队,探案就是他们的强项。主要玩法就是福尔摩斯探案玩法+第三人称射击。也是一款玄幻恐怖游戏,内容有不少心理恐怖元素和悬疑剧情,虽然我不是克系爱好者,但是作为丧尸怪物爱好者来说我,我当时体验完觉得真不错,和掠食系列差不多,是沉浸感很强的游戏,探案方面也是一大亮点,毕竟人家是专门制作探案游戏的了。本作共有9个不同的怪物,实际上仅有4类,每一类有不同的亚种,3个大BOSS(其中一个是DLC内容)虽然怪物造型并不多,但是设计都很有特色,且在医院医生那里有支线任务是让玩家调查每种怪物,任务完成了还有怪物设计的草图和怪物介绍,这点很棒,对于我这种狂热怪物题材爱好者来说很喜欢这种怪物图鉴。这游戏还有一段小插曲,发售时候被发行商摆了一道,搞出了一次下架风波,后来制作组历尽艰辛终于拿回版权,自己又在2021年重新上架了Steam。具体可以网上搜一下事情经过,在这里就不细说了。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750130/The_Sinking_City_Remastered/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825860/The_Sinking_City_2/
2019、往日不再(Days Gone)
这是索尼2019年发售的第一方独占游戏,本作的故事设定在世界暴发大规模病毒感染的两年后,主角要在社会秩序崩塌的美国求生。一方面,我们要面对狂暴的受感染者和各种生物,(这点做的挺好,骑摩托车的时候有感染的野狼追逐玩家)比如此前演示中出现的熊;另一方面又要小心幸存人类的尔虞我诈(近年来的僵尸和怪物题材的游戏剧情到最后基本都是和人类斗争,纯打怪没什么剧情的僵尸怪物游戏不太多了)。不过这个游戏剧情中找老婆的过程跌宕起伏倒是挺有意思的,缺点是丧尸种类太少了。亮点是尸潮做的压迫感很强,他的尸潮不同于僵尸世界大战,僵尸世界大战的尸潮是解压的爽感,这款游戏的尸潮是真实代入的压迫感,尸群里丧尸数量是有限的,可以杀光,尸潮附近的环境还有不少能互动的陷阱,所以惹到尸潮真的是特别刺激,甚至欢乐无比,你就得来来回回跟尸潮绕,用陷阱,用燃烧瓶,用枪兔兔,使出吃奶的劲和他们斗智斗勇,整个过程操作感拉满。我感觉游戏的主线剧情实在太长了,长过头了。游戏主线剧情分为了两部分,可以大致理解为“上部”和“下部”。剧情明显虎头蛇尾,上部很丰满,角色塑造的也是有血有肉特色鲜明,但下部就粗糙了很多。开放世界是罐头其实无所谓的,主要是看自己对题材感不感兴趣,天天跟风喷罐头的才属于脑子不太好使,自己损失了那么多乐趣还沾沾自喜呢。在索尼想通了之后,跟微软一样一股脑的把自己的第一方独占都搬到Steam上了。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259420/Days_Gone/
2019、亿万僵尸(They Are Billions)
这是一款设定在蒸汽朋克、僵尸末日世界里的RTS游戏 ,游戏世界充满被感染的生物。它们漫无目的地漫游着、聆听着。它们每一个都有独立AI。一丁点的声音都会将它们引来。若为了取得油田而杀了它们的伙伴,会有更多的来巡视。这游戏类型和本帖其他游戏都不一样,RTS游戏现在也是冷门,但这游戏设定很棒,该游戏是以僵尸末日为题材,此时的世界已经被僵尸病毒迅速传染,只剩下一小搓人类生存,而玩家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好剩余的人类,让他们建立起殖民地,发展出良好的武器装备,用来护卫住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僵尸们则是拼命地想要消灭人类。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644930/They_Are_Billions/
2021、喋血复仇(Back 4 Blood)
《喋血复仇》是Turtle Rock Studios开发,Warner Bros. Games、 Warner Bros.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发行的一款惊险刺激的合作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发行于2021年10月13日,游戏平台为PC、PS4、PS5、Xbox One、Xbox Series X|S。可以跨平台联机游玩。可以说这款游戏简直是一把王炸的好牌打的稀烂,王炸+4个2都让他打输了的哈皮操作。这游戏有着求生之路和生化危机结合体的感觉,优点很多,还加入了自创的肉鸽卡牌玩法,卡牌实际上就是技能,每次战役都可以携带一些技能。武器配件不是永久的,是每次战役内在地图里随机拾取的,仅能用于该次战役。射击手感模仿COD16,。虽然是四人联机PVE,但是幸存者不止4位,本体8位+DLC4位共计12个幸存者可以选择,每个幸存者的能力不同。幸存者可以更换服装,武器也能更换皮肤。它的世界观比求生之路变异程度大的多,可以说是求生之路系列最初的那些想法,废案都被他拿来用,实现了一部分求生之路系列最初的构思。可惜官方运营水平极其堪忧,一个PVE游戏非要按照PVP的思路去搞,而且还不听玩家建议一意孤行,武器皮肤解锁方式也是分奇葩。还有不少细节方面的问题就不细谈了,玩起来还是能爽到的,只不过耐玩度不算太高。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924970/_/
2022、幽灵线:东京(Ghostwire: Tokyo)
《幽灵线:东京》是一款由Tango Gameworks开发,Bethesda Softworks发行的一款第一人称动作角色扮演游戏。这游戏没有武器系统,全程需要拳头或法术攻击怪物。怪物主要就是日本传统神话和都市传说中的一些常见的鬼怪。《幽灵线:东京》的故事发生东京涩谷的街头,整个城市由于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侵袭变成了鬼怪横行的世界。灵异现象四处显现,人类接连不断的消失。遭遇车祸的晓人在濒死关头意外被灵魂侦探 KK 附身获得了超自然能力,两人协力对抗横行世间的鬼怪并与戴着般若面具男子的人对抗,一步一步揭开背后的阴谋。这游戏很多恐怖部分都集中在支线任务中,主线任务恐怖系数很低。总体来讲算是个罐头游戏,但主角的攀爬能力很强,还具有滑翔能力和钩锁技能,使得游戏体验还挺独特,喜欢这类打鬼玩法的玩家可以试试,主角基本上就是日本林正英的感觉。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475810/Ghostwire_Tokyo/
2022、圣歌(The Chant)
《The Chant》是由Brass Token开发、Prime Matter发行的第三人称恐怖动作冒险游戏,于2022年11月3日正式登陆PS5、Xbox Series X|S和PC平台。游戏以克罗利岛的灵魂静修活动为背景,玩家因一次失败的灵魂仪式唤醒了宇宙恐怖位面,需通过制作武器、战斗与解谜来对抗灵异生物并逃离岛屿。这是一个中小体量的商业游戏,乍一看视效质感就跟2012年左右的游戏一样,但是镜头怼脸的时候能看出来角色面部细节还是要比PS4初期的游戏要强一些的。虽然画质落后但美术相当优秀,这游戏的封面图配色和构图艺术成分很高,也就是因为封面图我才把它的了全成就挂在主页上。这游戏略有克苏鲁和寂静岭风格的恐怖动作解密游戏,游戏恐怖系数不高,但挺多设定比较有趣味性。战斗系统是近战+法术技能,不同的怪物需要不同类型武器才能对其造成伤害。后期法术技能特别好用,而且效果有传统的丧尸怪物游戏中的反派技能既视感。还有暗物质世界的设定,不同世界的怪物不能想通,跨界会让它们立刻死亡,所以玩家还可以利用这个机制把怪推到界外从而杀死它。优点: 世界观设定很棒,节奏恰到好处,松紧有致,操作亲民,难度低, 恐怖系数低,十分适合入坑恐怖游戏的新手。缺点: 动作略显僵硬,画面表现力欠缺,Jump scare略多,流程太短、不支持多周目继承玩法。游戏有多结局的设计,而且还有免费DLC,是继续真结局之后的剧情。虽然有不少缺点,但是相当有潜力的小品级轻量恐怖游戏,很期待续作,且期待续作体量能提升一个水平线。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577250/The_Chant/
2022、木卫四协议(The Callisto Protocol)
《木卫四协议》是Striking Distance Studios开发、蓝洞发行的的生存恐怖游戏。这款游戏有一小部分死亡空间开发人员参与制作。游戏支持中文配音,画面感官相当不错,属于T0 T1水平。一款近战为主,射击为辅的第三人称游戏。本游戏口碑不佳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1、游戏玩法和剧情过于平庸,没什么亮点,恐怖系数低,玩法单调,怪物种类少。因宣传时期的造势太大,而成品平庸,所有给玩家们的心理落差太大,导致口碑不佳,如果它单纯是品质平庸但前期没有吹太的太猛的话,口碑也不至于太差,毕竟7分+的游戏并非一无是处。2、同类型的前辈们素质过硬,相比之下这款平庸制作就黯然失色。这游戏实际上体验起来还行,玩的时候不要老想着他前期吹的牛逼和同类高品质前辈们,其实就是正常7分多 的游戏体验,舒服的地方还是有的。本游戏也是目前能够把写实风格东亚裔年轻女性面部建模做的最好的一个,比生化危机2RE和4RE的ADA还好,毕竟ADA本身混血,不是纯东亚血统的脸,且ADA有妆容,化了妆的亚洲女性和素颜是完全两回事,制作建模的难度系数也不同,本作中村达妮是素颜出镜。这游戏近战手感还行,但是几乎没有技能,就是平A+闪避的打法,好在加入了枪械的简单配合。战斗系统唯一比较不错的方面是游戏内存在不少陷阱,很多时候玩家可以把怪物打到陷阱上,比如墙上的钉板和巨大风扇等,这个体验还是相当解压的。游戏还制作了质量比本体高的免费DLC,但可惜无力回天,续作的希望渺茫。我本人还是很希望能体验到这款游戏的续作的。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544020/The_Callisto_Protocol/
2025、时间旅者(Cronos: The New Dawn)
《时间旅者:重生曙光》(Cronos: The New Dawn [4])是由《寂静岭2RE》开发商Bloober Team打造的生存恐怖类游戏,其世界观融合了东欧野蛮主义与复古未来主义科技元素,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残酷世界。该作品以1980年代波兰的末世殒地為背景,融合复古未来主义与东欧共产主义美学,营造出压抑且令人不安的恐怖氛围,使用虚幻5引擎打造,视效体验很不错。「融合」机制是亮点,敌人可吸收尸体变强,玩家需烧燬尸体以阻止,增添策略性与紧张感。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101960/Cronos_The_New_Dawn/
11 Comments
<
>
𝔀𝓪𝓷𝔃𝓲
1 hour ago
第二个推荐的是song of horror,这个是非战斗类恐怖游戏,多年前在PS4上玩的,steam我记得也有,你以后做非战斗类的时候可以考虑把这款游戏给收录进去,克系风格游戏,它是我玩过的所有监控视角的恐怖游戏里,恐怖程度至少能排名前三的游戏,它主要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呈现的恐怖方式是动态的,恐怖元素与角色状态呈即时反馈,玩的过程会一直紧绷神经,是少有的能让我这老恐怖迷也感受到恐怖感的游戏,你有时间的话也推荐去玩玩,这游戏我虽然烂尾了,但一直想找时间再回去填坑,好几年前玩的,虽然不少内容记不清了,但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非常不错的还有这两款游戏解密难度都非常高,有的谜题比较抽象,远高于AAVG游戏平均值,好在网络时代查攻略方便,放20年前毫无疑问可以成为我卡关烂尾游戏的一员大将
𝔀𝓪𝓷𝔃𝓲
1 hour ago
我推荐两个复古监控视角游戏,第一个受折磨的灵魂,生存恐怖游戏,去年打完的1代,2代最近出的,目前正在玩,1代素质平平,但是2代不论是战斗还是流程都不赖,游戏体验很有老派固定视角AAVG游戏特色,这游戏缝合了生化危机和寂静岭,前者主要体现在存盘机制和洋馆风格场景的箱庭探索,后者则直接采用了类似寂静岭表里世界的设定,尤其是里世界设计风格和寂静岭的里世界很相似,这游戏还有时空穿梭元素,可以通过改变过去来影响现在,是解密的一环,我很喜欢这个设计
西瓜天尊™
[author]
10 Nov @ 8:26am
喋血复仇 BOT队友是无限血包,配合蹲伏没友伤 的那个技能,单机噩梦难度突突突起来还是挺爽的,我去年拿出来重玩了一遍,跟求生之路完全两种体验。僵尸U和腐烂国度系列我都觉得的很有意思,真正的丧尸末日氛围感,僵尸U那个解密也挺有意思,配合WIIU的手柄,即便是移植到PC上不能用那个手柄了,谜题设计的也挺好玩。但是续作基本不太可能出了
西瓜天尊™
[author]
10 Nov @ 8:23am
使命召唤和孤岛惊魂里也有僵尸dlc,睡狗里也有,但是这些主题不是丧尸题材的游戏做的丧尸DLC体验还是差一些。我什么类型的 都能玩,这里面的游戏我感觉都多多少少有点意思,每个IP 我都至少玩过1部作品
凱風🌟Zephyr
10 Nov @ 7:44am
最近荒野大嫖客1上steam了,dlc不死梦魇也是丧尸类型,不过流程不长,等打折我得尝尝。
凱風🌟Zephyr
10 Nov @ 7:42am
生存指南有个第三人称版,画面不怎么样,玩法比较丰富。僵尸世界大战和喋血复仇都属于快餐游戏,纯通关剧情的话可以,其他的不值得深究。我对这种没什么剧情,单人战役也不怎么好玩的游戏挺无感的。非要说的话,喋血复仇的人物形象还不错,我喜欢里面的朋克妹,然而第一人称大多数时候又看不到。木卫四协议可以说是蹭死亡空间的名气,我记得有一部使命召唤的丧尸模式也是蹭死亡空间,说有死亡空间制作组前成员设计怪物。其实就那样,几个前成员不可能复刻死亡空间的神韵。后面死亡空间重制版出来之后,木卫四协议更是相形见绌。时间旅者这题材似曾相识,东欧的开发者和二毛子气质挺像的,还是比较沉迷于冷战时期前苏联背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创伤题材,哈哈。
凱風🌟Zephyr
10 Nov @ 7:37am
僵尸U可能是我最喜欢的冷门丧尸游戏。虽然画面和光效都不太行,不过末世伦敦的那种孤寂氛围我喜欢,而且还是生存恐怖,到处搜刮资源当仓鼠。主角永久死亡然后换人的机制有特色,第一个主角死了之后固定是一个大白腿妹子,深得我心。纳粹僵尸部队有求生之路角色的联动,但这个系列说实话中规中矩,一共4部,都比较同质化,玩久了会厌烦。系列传统的触发战斗的丧尸吼叫,还有背景音乐,都挺让我腻烦的。刚接触丧尸游戏的时候玩起来还不错。腐烂国度的玩法可以说是幸存者营地管理类型的巅峰之一,2代虽然升级了一些玩法,不过我对1代更有感情。最后生还者第一部是杰作没错,但是PC移植大翻车,击碎了我对当时老游戏重制版的信任。
凱風🌟Zephyr
10 Nov @ 7:27am
死亡岛我一直不是很感冒,可能是第一人称不太吸引我吧。如果是丧尸围城那种第三人称,我会比较感兴趣。有部外传叫《逃离死亡岛》,剧情挺没劲的,都是主角的幻想,评分也不高。行尸走肉:生存本能讲的是弩哥的故事,我当时还写了评测,但下架游戏没办法发表,就写在指南里了。画面很粗糙,制作很动视,但玩起来还算有意思。公路片模式,可以探索不同分支路线,遇到幸存者。
凱風🌟Zephyr
10 Nov @ 7:27am
死亡之屋比较可惜,ip给了差劲的工作室来重制恶夜杀机和极度深寒挺好玩的,虽然有点年头了。尤其是恶夜杀机1代,恐怖氛围和ai队友系统都可圈可点,青春校园B级片题材也很合我胃口,最有意思的是可以随意操纵5个能力不同的角色,部分解谜还要特定角色才可以。活死人之地不知道是当时的评论家觉得没什么创新还是啥,其实单纯当做线性的丧尸游戏来说还不错的,不过就是犯了没特殊怪的通病。死亡空间当时EA的布局很大,CG电影、小说、外传等等,小说其实不止一部,中文版可以买到的就包括《死亡空间:殉道者》和《死亡空间:催化剂》两部,可堪一读。
凱風🌟Zephyr
10 Nov @ 7:15am
感谢西瓜大佬的悉心整理,回顾怪物游戏的游戏史非常让人沉浸其中
<
>
Share to your Steam activity feed
Link:
You need to sign in or create an account to do that.
Sign In
Create an Account
Cancel
Update
© Valv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trademarks ar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in the US and other countries.Some geospatial data on this website is provided by geonames.org.
Privacy Policy
| Legal
| Accessibility
| Steam Subscriber Agreement
| Cookies
View mobile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