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的时候,经常听说“鸣金收兵”的说法。然而,鸣金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拿着一大块金子使劲敲吗?
当然不是。其实,鸣金的“金”,是一种铜制乐器,名字叫“钲”,形状像个钟,也是空心的,但是比钟窄一点,长一点,有一个手柄,可以挂起来。敲起来是“当——当——当”的。只要一敲,就表示发出命令,让军队撤退。汉代之前,管铜也叫“金”,所以敲钲也叫“鸣金”。
战国虎纹铜钲
古代打仗,总是击鼓表示冲锋,敲钲表示收兵。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鼓的声音是“咚——咚——咚——”的,又重又沉,好像敲在人心坎上一样。战士听了,浑身的血好像都要热了,恨不得马上就要冲上去,痛痛快快打一仗。
今天我们听到摇滚乐、重金属音乐里面“咚咚咚”的声音,会感到振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健身房里都喜欢播放这种音乐,鼓励人们锻炼,和鼓励士兵打仗的道理是一样的。
而钲的声音是“当——当——当——”的,特别清脆,凡是越清脆、尖利的声音,传得距离也就越远。因为声波是一种波,频率越高的波,波长越短,传输的距离越长。声波也不例外。一开仗,大部队冲出去老远了。一敲起“钲”来,当当当一响,跑得再远的战士也能听得很清楚。
这就像今天我们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喊大家集合,肯定是“滴滴滴”地吹哨,而不是敲鼓。因为哨声又尖又利,操场上的人,无论在哪个角落,都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
救生衣和登山装备里的求生哨,也是这个道理。哨声尖利,传得远,好让远处的人听见,赶来救援。要是敲鼓求助,那就没人听见了。
还有汽车喇叭的声音,也是“滴滴滴”的,特别尖利。这也是要让声音传得更远,让远处的人及时躲避,这和鸣金收兵的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