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科学的吃饭时长
/ 早餐:15—20分钟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马冠生指出,过快饮食最直接的影响是消化不良,早餐最好安排在6:30—8:30之间,用15—20分钟的时间吃完,这样消化和营养吸收效果最好。
如果在家自己做早餐,可以在头天晚上把食物做成半成品,可以为第二天做早餐节约不少时间。
/ 中晚餐:半小时左右 /
午餐和晚餐要合理搭配饮食,提供身体所需营养和能量,所以吃的时间比早餐长,需要半小时左右,不可过快但也不能过慢。
吃饭的最佳节奏是一口饭嚼20次,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弱,一口饭最好嚼25—50次,才能给大脑传递信号,帮助食物消化。
吃饭快的坏处
我们都知道吃饭不能太快,对身体不好,但是具体有哪些危害你知道吗?
/ 损伤消化系统 /
吃的太快使大量没有充分咀嚼的食物直接进入胃,大块的食物迫使胃加大蠕动力度,分泌过多的胃酸,加重了肠胃负担。长此以往会导致胃病,也会损伤消化系统。
/ 饮食不安全 /
在吃饭的时候,口腔中会分泌唾液,而唾液中的酶可以把食物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消解掉。
但是吃饭过快,食物没有充分和唾液接触就被吞咽下去,唾液起不到相应的保护作用,食物的安全性也就降低了。
/ 导致便秘 /
在吃饭咀嚼时,大脑会对身体各个部位下达指令,让各消化器官各司其职。
但是吃饭过快,大脑来不及下达指令,食物就已经到达了消化器官中,造成消化代谢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便秘。
/ 长胖 /
日本冈山大学研究生院研究发现,吃饭速度快的人与吃饭速度正常的人相比,长胖风险高出4.4倍。
吃饭过快导致大脑来不及下达“吃饱了”的信号,所以往往会吃大量的食物,而过量的食物超出肠胃的承受能力,长期摄入过多的食物导致身体发胖。
吃饭慢的坏处
吃饭细嚼慢咽并不是越慢越好,反而吃饭太慢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 营养吸收不充分 /
消化食物所需的消化酶有分泌高峰期,一般在十几分钟内,在分泌高峰中的消化酶能够最有效对体内食物进行消化处理,有利于营养元素的分解吸收。
如果吃饭过慢,消化酶的分泌不充分,就无法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 长胖 /
用餐时间过长,胆汁会“分批”进入肠内,如果胆汁数量不够,可能不会充分消化脂肪,造成脂肪堆积,从而导致肥胖。
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吃饭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其中还是有许多被忽略的事情,这些小细节长期积累成了大问题。所以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非常重要。
吃饭时挺直腰背
吃饭时,人处于放松状态,很容易含胸驼背,这会导致食道和胃部受压,影响消化道血液循环。
长期下去,容易引发胃病,甚至影响心肺功能。所以,吃饭时要挺直腰背,让胃部不受到压迫。
两餐间隔4—6小时
两餐间隔太长会导致高度饥饿感,影响工作的心情和效率。间隔时间过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影响食欲和消化。
一般来说,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所以隔4—6小时吃饭最适宜。
先吃爱吃的食物
先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会先给你情绪上的满足。愉快的心情可以较快产生饱腹感,避免用餐时吃的过多。
你们有没有在微信上面看到这样的分享,声称点击链接之后,就可以领取到返现券,而且这个返现券的数额还特别大。
特别饿时吃点粥
在极度饥饿的时候,人的胃肠消化功能是受损的,如果大吃大喝会造成食滞。需要先食用粥或者汤等半流质食物养养胃,然后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需要注意的是,特别饿的时候不要吃牛奶、豆浆、酸奶和白薯,容易引起消化问题。
只吃七分饱
吃饭不宜过饱,七分饱是对身体最健康的状态。
七分饱指的是胃里还没有觉得满,但是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习惯性的想多吃。但是,如果把食物撤走,也会很快忘记吃东西。
饭后别马上用脑
吃完饭后,血液会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脑相对缺血,此时用脑会引起神经紧张,记忆力下降。因此在饭后休息半小时后再工作,才是最佳状态。
饮食规律
三餐不规律,会打乱肠胃消化的生物钟,导致食物在身体里消化的不充分,长期下来容易得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养成定时定点吃三餐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消化与营养的吸收。
生活无小事
吃饭更是要认真对待
你今天有按时吃饭吗?
本期萌动编辑:Emma
本期萌动素材:乐姐:90后,白羊座,大大咧咧却心灵手巧,脑洞奇大,创建了最具生活乐趣的公众号乐活记(ID:lokwooo),为你奉上最实用的生活技巧和百变窍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